返回

李觏评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军事思想 三、兵农合一的强兵之策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觏认为,一个国家要想巩固疆士,保护国民,康阜百姓,就必须具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他由其“本末相权”的思想出发,提出了“明本治军”,“富国强兵”之策。

    李觏指出,军队建设是“国之大事”,这是人入共知之事。然而人们并不一定真正了解、认识兵的实质、职能、作用。所以李觏说:“天之制兵革,其有意乎?见其末者曰:为一人威天下,明其本者曰:为天下威一人。生民病伤,四海冤叫,汤、武之为臣,不得以其斧钺私于桀、纣。”李觏在对上述两种思想主张作了分析之后,肯定见其末者不可取,明其本者亦有所失,故应当本末兼顾,以本为先,先修其本。后行其末,不可遗末。李觏的“强兵之策”,“用兵之法”是“必修诸内而后行诸外。”具体办法则是“屯田之法”、“乡军之法”,即“兵农合一”之策。李觏说:故当今之虑,若兴屯田之利,以积谷于边,外足兵食,内免馈运,民以息肩,国以省费,既安既饱,以时训练,来则奋击,去则勿追,以逸待劳,以老其师,此策之上也。实行了屯田法,可使边邵之民,安其居,故其田,乐其业;边郡之兵,自禁旅之外,别置屯军;又使冗食、冗役者,移之边郡,从而使之“合而籍之”,隶属于屯田。这样不患无人劳作,农时投之耒耜,教之稼穑,不违农时,奖勤罚情,以集农功;又编之什伍,任命武官,赋予兵器,农暇之时,教之兵法,习之战斗,兴之武事。如此“食既足,兵既练,禁旅未动而屯军固已锐矣。以红腐之积,济虎貔之师,利则进战,否则坚守,国不知耗,民不知劳,而边将高枕矣。”以此良策,使民多而兵少,国富而兵强,内安而外固,所以李觏积极主张实行“屯田之法”。

    与“屯田之法”紧密相关的是“屯军之耕”和“乡军之法”。李觏认为,不仅要在边郡实行“屯田之法”,以收兴武、固边。足民之利,而且要在全国实行“屯军之耕”,以收足食、足兵、富民之刊。他说:今天下公田,往往而是,籍没之产,未尝绝书。或为豪党占佃,或以裁价斥卖。公家之利,亦云薄矣。其势莫若置屯官而领之。举力田之士,以为之吏。招浮寄之人,以为之卒。立其家室,艺以桑麻。三时治田,一时讲事。男耕而后食,女蚕而后衣。撮粒不取于仓,寸帛不取于府。而带甲之壮,执兵之锐,出盈野、入盈诚矣,其所输粟又多于民,而亡养士之费,积之仓而已矣。此足食、足兵之良算也。李觏在主张实行“屯军之耕”的同时,还主张实行“乡军之法”,即根据《周礼*校壕徒》“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家出一人,比为伍,闾为两,族为卒,党为旅,州为师,乡为军”的规定,把天下万民组织起来,使之连其什伍,居处同乐,死生同忧,祝福共之。兀事时从事生产,闲暇教其习武,有事时共同出战,守战至死。“如此则乡军日强也。屯军以征戎,乡军以守备,郡国之势皆王之藩屏也。”就是说,实行了上述的屯田驻兵之策后,既加强了军队的建设,保障了边境的安全,又减轻了国家、人民的负担,省去了各种劳费、开支。这种富国、利民。养兵、强兵之法,实为上策。

    在李觏的强兵之策中,不仅包括足食,足兵之义,而且包括教民习武之义。前者是对孔子“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思想的发展,后者是对孔子“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不教民而战,是谓弃之”思想的引申。

    李觏强调教民而战,教民习武。李觏的这个思想,是从知识、道德等由见习而知,接习而得的认识论高度所阐发出来的。他认为,由于人的认识、知识,善德等是由于见习、接习而获得的,所以军队的战法、列阵、战技等也是由“素习”而来的。只有经常练兵,掌握战法,熟悉战技,才能在战争中打败敌人,取得胜利。相反,只在纸上谈兵,闭门议论,在战争中一定要吃败仗。李觏说:夫守国之备,不可以不素习也,不素习,则驱市人而战之未足为喻也。是故春教兵入乎列陈,如战之阵,辨鼓锋镯铙之用,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夏教草止,如振旅之陈.辨号名之用,以辨军之夜事;秋教师出,如振旅之阵,辨旗物之用;至冬大阅,简军实焉。然而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若无故而习,是习杀人也,非示天下不复同兵之意也。故因春蒐、夏苗、秋狝、冬狩而教焉。天下无事,则卒伍放于冗从,器械束于故府,学军旅者指为凶人。一方有警。则旦收而暮教之;暮教而旦发之,人情焉得不惊?战阵焉得不败?李觏以《周礼*大司马》的“中青教振旅”、“中夏教茇舍”、“中秋教治兵”、“中冬教大阅”为据,说明春,夏、秋、冬都应教民习武、练兵的道理。军队只有常备不懈,经常练习,不断操练,掌握战技,熟悉战阵,才能够在战争中克敌制胜。否则,以为天下太平,没有战事.而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兵卒离去,一旦有急,便早召而暮教,暮教而旦发,人们没有思想准备,亦没有战争准备,更不熟悉战法,以这样的军队去打仗,还能不败!这种不教战而令民战。就等于叫人民去送死,“是谓弃之”,因此,李觏在说明“今之先务”的“十事”中,前两事就讲:“今若为广场于邑居之中,先取有勇力为众服者宠异之,使率其党以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