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李觏评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 政治思想 四、效实用人的选材标准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北宋王朝,由于科举取士之流弊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之弊政,造成了大批的冗官、冗吏、冗员、冗食者。这一批庞大的官僚群、食利青,不仅是自己高官厚禄,过着花天酒地、荒淫无耻的生活,而且是恩荫子孙,世袭相传。他们都是些“误国”之人。有许多人是老朽、无能、贪污、腐败者。但是,他们靠门第,论资格,耍手腕而爬上高位,不理国政,不管民事,只顾自己升官发财,盘剥、搜刮民财,不管人民的死活,更不能为国家、民众而负荷担道。这些人连“良犬”见之都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而羞耻。针对这种腐败的官僚制度,李觏提出了“效实”用人的选人、任官标准,就是要以实际才能、实事实功来选任人材,论功过赏罚,不论资排辈,按贤否升降,不按门第升迁。

    李觏从各个方面揭露了当时在选用人材制度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他说:当今天下人虽然不少,可是为国为公的人却很少,真正治国为民的人就更少。当权的统治者们却不知道或者不认识他们选人之非策,用人之失误。有见于此,有感于此,李觏只好在抱病卧床的情况下,上书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用人观点。他说:觏病卧草中,闻朝廷委节下一方之事,载惊载喜,已而泣下。嗟乎!自岭表有变,数千里间,火热汤沸,而未见有左右前后之臣,负大名于天下者一来镇抚,窃疑江湖之民,获罪上帝,不复得为周家草木在《行苇》之诗矣。嗟乎!今之天下何其少人哉?人材高下,未敢轻量。若夫至公至忠,图国忘身者,诚不易得。凡居位者,何异一曹司(曹觐一引者注)?但行文书,不责事实。但求免罪,不问成功。前后相推,上下相蔽,事到今日,犹不知非。昔西戎叛时,数年间,天下之民破骨出髓而不能取元吴一块土。今南蛮又叛,数月间,江湖之人拆衣卖絮而智高方拥美女,在珠玉堆中坐耳。何者?十羊九牧,朝令夕改,作无益以害有益故也。李觏十分慨叹凭一纸空文,不看实际的科举及第而做官的选材用人制度。由此而造成了国家的真正人材“诚个易得”的局面。他极力痛斥那些身居高官、亨食厚禄的人,他们只靠文书,不责事功,相互推委,上下欺蔽,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尽做百害无一益之事。国家到了内忧外患之时,他们不仅不能力国分忧,为民排患,而且不知非、不知耻,真是实在可悲!

    李觏尤为痛恶的是“恩荫”制度及其所带来的危害。因为这个腐朽制度,荤生厂一个庞大的官僚队伍,食利阶层,使既得利益者子孙相沿,坐食其利,免服税役,而广大劳苦民众,却担负着沉重的赋役,产生了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他说:古之贵者,舍征止其身耳。今之品官,及有荫子孙。当户差役,例皆免之,何其优也。承平滋久,仕宦实繁,况朝臣之先,又在赠典,一人通籍,则旁及兄弟,下至曾孙之子,安坐而已。比屋多是衣冠,素门方系繇役,日衰月少,朝替夕差,为今之民,盖亦难矣。由于宋代实行了恩荫制度,大批冗官、权贵及其衣冠子孙,都享受各种特权和优厚的待遇,他们兼并土地,无限占田,既免征赋税,又不服徭役,一切沉重的赋役都加在劳动人民的头上,致使广大劳苦人民无法生活。李觏看到了"为今之民"的极端困难之处,所以他极力反对这种不合理的恩荫制度。

    李觏进一步指出,由于恩荫制度的实施,不仅败坏了世风、廉政,而且造就了庸人、惰吏。尤其是那些豪族、权贵、高官们虽然享受着各种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但是却不为国为公为民而忘私忘家忘身做一件有益之事,相反却以权谋私,仗势欺人,侵暴百姓,聚敛财富。这些人连狗都不如,良犬部为之耻。李觏这样描述道:犬之无事时,叱则走,遗骨则争。及其噬人也, 临之以捶而弗抑,投之以食而弗顾。爱其家不敢爱其身也。受天子禄,守天子土,械奸民,劾情吏而致之法,上官一言,巨室一金,则解而出之不待旦。晞势而惧,怀赂而喜,妥首摇尾,良犬之耻。李觏以狗为例,揭露当时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可耻行径,他们只爱金钱,只顾其身,不为其国,不爱万民,只要上官一言,巨室一金,有利可图,有钱可得,他们就不顾一切地奔走效力,趋炎附势,奴颜卑膝。这些"晞势而惧,怀赂而喜,妥首摇尾"的无耻官吏,使良犬见到都感到耻辱。揭露得既形象而又深刻,真有其醒世警人的作用。

    李觏分析了造成了这种贪官误国、污吏害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今之取才”“不尽善”,“凡今任官,贵在科名”的科举取上制度造成的。为此,李靓严厉抨击以诗赋声病,背诵经书,凭一张答卷,取决于数百言取人,而不中经济实用,不看实事实功的科举取士制度。李觏指出,对于一个人的才能高下,品德贤否,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考其事而察其功,只有这样,才能看出其善与不善,才与不才。可是当今取人任官,却是不见其人之姓名,不知其身之善恶,断定其才与不才,贤与不贤的唯一标准,就在数百言的文章,这种做法是不可能无失的。对此,李觏表示反对。他说:厥后古道不逞,辞科浸长,不由经济,一出声病。源而海之,以至今日。三尺重子据案弄笔则足以斩决强梗矣。不待伟人深智而职事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