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李觏评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 政治思想 二、通变救弊的治国之术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觏指出,政令有重要作用,君主凭藉各种政令,可以使万民赴汤蹈火,即君主能够“主政令,必生杀”,使民“不得不从”,这是政令严明而有其利的一方面,同时李觏还指出,政令亦有弊的一方面。他说:夫为令之弊有四:初不审,终不断,言者矜,闻者争也。彼作事不咨于众,虑不待尽而辄行,使人有以诟病,是初不审也。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月之从垦,则有风雨,谓政治不可偏从民欲耳!彼有沮之,则不计利害大小而速改,是终不断也。君陈以谋,猷入告而顺之于外日:“惟我后之德。”彼议以一事则夸以为功,使其党间而疾之,是言者矜也。彼闻人之功,耻居其下,虽善必沮,是闻者争也。人主能知弊之所在,则可以行令矣。李觏在说明政令之利的同时,又指出政令之弊的方面,并从政令之利与弊的两个方面告诫君主必须“慎令”,不可随意发布政令,要深思熟虑,计算利害得失,不夸功自矜,不听风是雨,要初审、终断,做到上威、下听、令行、禁止。为此,君主必须看到政令不严之弊。李觏由政令之弊而看到宋代社会政治之弊,故他提出必须解救社会之弊,而救弊必须通变。通过社会改革,挽救社会危机。所以说:夫救弊之木,莫太乎通变。在李觏看来,只有通变,才能救弊,通则变,变则久,否则社会的政治危机是无法解决的。为此,李觏积极发挥了《周易》的通变理论,结合社会政治实际,提倡政治改革。要改革弊政,就要了解社会的弊政所在。因此,他主张了解社会真实情况,体察人民疾苦隐痛,要允许人民讲话,尤其是讲真话,这就要广开言路,畅所欲言,实行“开讳”,不设“禁区”。他在《庆历民言》中,把“开讳”作为“补于世”的第一项变革措施。他所说的“开讳”,就是解除忌讳,允许讲话,打破禁锢,正视国家的利害得失、生死存亡,不要忌讳人家讲死亡,大力提倡人民讲实话,尤要提倡群臣直言敢谏君主的是非功过,这才是智者之策,明君之举。李觏说:主谏净,则不得讳其恶矣。身莫不恶死,而未尝有不死;国莫不恶亡,而未尝有不亡。等死耳,殇不若彭之寿;等亡耳,奉不若周之世。寿虽高而归之死,世虽永而归之亡,然而以死亡为讳者,是不智也。闻死而温,则医不敢斥其疾;言亡而怒,则臣不敢争其失。疾不治则死, 或非命;失不改则亡,或非数。是讳死而速死,讳亡而速亡,智者果如是哉!

    李觏针对当时堵塞言路,只听颂歌,不听逆言等弊病,经过多年思考和事实验证,为了有“补于世”,而发出这些救世。

    除弊之言。他认为,君主治理国家,洞察群臣,救民善政,就要立谏净,不讳其恶,这如同一个人,没有不害怕自己早死一样,假若害怕自己于死而讳疾忌医,听到死而烦怒,那么医生就不会说出其病症所在,不得医治,因而早死,这就是怕死、讳死而早死的道理。如果一个国家,害怕群臣说其弊端、亡症而不准说亡,听到说亡而震怒,那么群臣也不敢说出其亡症和亡因,不纠其失,因而早亡,这就是讳亡而早亡的道理。怕死、怕亡,而不准言死。言亡的做法,显然不是智者之策,而是愚人之举。

    明君贤主要“立谏净”,“不讳恶”,“设开讳”,让群臣讲话,要相信人事的作用,不要相信天命的主宰。因为“守国在政,行政在人”,只有发挥人的作用,才能治理好国家。李靓的这些政治见解,既是有胆有识的智者之论,又是切中要害的救弊之术。

    在“通变救弊”、“开讳救弊”的前提下,李觏还提出了“审奸”,“防蔽”,“虑永”,“谨听”等治国救弊的措施。

    李觏明确指出,国家的治与乱是交替进行的。“治之民思乱,乱之民思治”。一个贤明的统治者,要看到这种乱与治的不同发展变化,能在乱中思治。求冶,在治中备乱、防乱。愚昧的统治者,却看不到这种乱与治的不同发展变化,认为治永远不会变乱,故不能备乱、防乱。李觏说:“治之民思乱,乱之民思治。故智者虑乱于治,愚者谓治不复乱。”李觏以历史事实为根据,历史经验为借鉴,具体地分析了造成国家混乱和灭亡的重要因素是“盗”和“奸”。“奸”比“盗”的危害更大,因为“奸”以锄“盗”为名,借以收买人心,培植自己的势力,最终可以推翻君主的统治,而“盗”则没有这么大的作用。但是,“盗”为“奸”提供了条件,二者狼狈为好,相互勾结,相互利用,破坏国家,搞乱社会,俱为危险者。因此,明君贤主要思治防乱,杜盗除奸。

    “盗”与“好”是乱国坑民之患,由于他们善于隐蔽、伪装,以伪善的假象,掩饰其丑恶的本质。这就使人们不容易发现揭露他们的罪恶,直到他们的罪行败露之后,人们才可以看清他们的真面目。再就是左右群臣蒙蔽君主,使君主不了解真相,不知道“盗”与“奸”作乱的根源。左右群臣之所以要蒙蔽君主,是因为他们“惧诛”。他们为什么“惧诛”呢?因为这些人平常是以“佞邪席其身,养君之欲,迎君之非,君有问焉,必曰安于泰山也。然而乱且起,国且危,是昔者欺吾君也。君一怒焉,则死不待顷,于是纩君之耳,不使闻危乱。姑缓吾死,何暇虑长久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