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李觏评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哲学思想 一、气为万物之源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世界的本原、本体是物质,还是精神?历来是哲学家们所极为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亦是他们在回答人和万物的起源这个宇宙观的根本问题时,所必须回答、解决的重大课题。中国历代的哲学家对这个重大问题,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提出了种种的见解。其中一种唯物主义的观点,则把“气”(物质)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始基。

    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认为,“气”或“元气”是人和自然万物产生的最高本体和最初始基。这“一气”或“元气”中包含着阴阳二气的对立和斗争,因而产生。演化为人和万物,这就是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宇宙观,或元气本体论的宇宙观。

    李觏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元气本体论的唯物主义思想,对人和万物的本原、起源、产生、演化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李觏认为,宇宙中的人和万物,都是根源干气,都是由阴阳二气相互会合、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形成的。其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和模式是:原始之初,由一气而分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会合产生五行,五行变化而形成万物。如果没有阴阳二气之会合,就没有五行化生,当然也就没有万物的形成,所以说“气”为万物之源。李觏说:厥初太极之分,天以阳高于上,地以阴卑于下。夫物以阴阳二气之会而后有象,象而后有形。象旨,胚胎是也;形者,耳、日、鼻、口、手、足是也。《河图》之数,二气未会,而刘氏(指刘牧)谓之象,悖矣。且阴阳会合而后能主。天降阳,地出阴,阴阳合而生五行,此理甚明白,岂右阳与阳合而生阴哉?李觏指出,刘牧把《河图》、《洛书》“合而为一”,又以《河图》无十,而说水、火、木、金不得土,而未能成形,故叫做象;由于《洛书》有十,水、火、木、金附于土而成形,故叫做形,这显然是怪异之论。李觏进一步指出,“五行有象且有形矣,象与形相因之物也。”因此,不能把阴气阳、形与象分离开来。就是说,阴阳生五行,五行生万物,五行和厅物都有形有象,这是晓然明白之理。只有阴与阳合才能化生五行和万物,并有其各自的形象,否则“二气未合,品物未生,何所象乎?”因此结论只能是“天地不合,万物不生”。那么,阴阳二气是怎样会合、交合而产生人和万物的呢?对此,李觏作了具体的说明。

    李觏指出,在阴阳两仪未分之前,“太极”或“虚一”作为阴阳和合体的原始物质——“一气”,存在于宇宙之中,由于一分而为二,二分而为四等不断地分化、衍变,而形成了人和万物。李觏把“太极”训为“气”、“物”,即“虚一”在“两仪”之前的本体之气。他说:究观《系辞》以四十九分而为二,以象两,则是虚一在两仪之前也。下文大极生两仪,则又太极在两仪之前。太极与虚一相当,则一非太极而何也!且其(指刘牧——引者注)谓大衍后,天地之数,则太极不可配虚其一之位,此又不思之甚矣。作大衍之法,诚在数之后矣。然其所取象,固在数之先。所谓分而为二,以象两者也。盖有两仪,而后有数也。既可象两仪于数之先,岂不得配太极于两极之上哉!若以一二三四便为两仪,则天非一天,地非一地而已也。是知天地者,其体也;一二三四之类,其气也。苟虚一以象天一之气,而分四十九以象两仪之体,则是逸其未而劳其本,于义乖矣。吾以为天地之先,强名太极,其言易有太极,谓有此名曰太极者耳,非谓太极便有形也。李觏认为,刘牧以“天”为一,而不以“太极”、“虚一”为一,则是未说到本原处、真正的“一”。其实,“天”为“阳”,只是与“地”、“阴”相对的一个对立方面,是“太极”的一仪,故不能作为“一”,只有“太极”才是在“天地之先”者,才能作为宇宙唯一本体而存在。因为“太极与虚一相当”,“虚一”为“气”,故太极亦为气。所谓太极是指在天地之先的极顶之物,故强名太极。太极含有两仪——阴阳,由此不断衍变为人和万物,这就是变易之理,大衍之法。

    阴阳二气为什么能够相互会合、交感而产生人和天地万物呢?李觏说:厥初太极之分,天以阳高于上,地以阴卑于下。天地之气,各亢所处,则五行万物何从而生?故初一则天气降于正北,次二则地气出于西南,次三则天气降于正东,次四则地气出于东南,次五则天气降于中央,次六则地气出于西北,次七则天气降于止西,次八则地气出于东北,次九则天气降于正南。天气虽降,地气虽出,而犹各居一位,未之会合,亦未能生五行矣!譬诸男未冠,女未笋,昏姻之礼未成,则何孕育之有哉?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雷霆风雨,四时日月,百化之兴,以为乐者,天地之和也。李觏认为,太极作为阴阳二气的结合体,本身包涵着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由于阴阳对立双方的矛盾斗争,而形成了天和地,这是太极初分的情形。这种阴阳(天地)之分,不是绝对对立之分割,而是对立统一的相依。由于阴阳二气的上升下降,运动不止,相互对立,相互斗争,相互摩擦,相互激荡,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感相合,各得其宜,因而产生了宇宙万物。如果阴阳二气各居其位,彼此不动,静止守常,不发生交感和合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