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李觏评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历史背景 一、时代背景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使天下有羡于为士而无羡于入官,此至治之世。今也举天下之人总角而学之,力足以勉强于三日课试之文,则嚣嚣乎青紫之望盈其前,父兄以此督责,朋友以此劝励。然则尽有此心,而廉隅之所砥励,义命之所服安者,果何在乎?朝廷得斯人者而用之,将何所赖以兴起天下之人才哉!”按理说,国家通过层层考试,应当选拔出对国家有用、于民众有益的治国救民的干才。然而偏偏是这些通过科举制度而考取进士、登上高位的人,却真正指出由于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选取的是一些只能记诵默写诗赋、经传的误国者,而不是注重实事实功、经世致用的真正人才。因此,叶适断定科举取士是弊法,而非良方。他说:“用科举之常法,不是以得天下之才;其偶然得之者,幸也。自明道、景祐以来,能言之士有王辟之,是论矣。虽然,原其本以至于末,亦未见有偶然得之者,要以为坏天下之才,而使之至于举无可用,此科举之弊法也。”刘豫认为,北宋时代“误国者皆进士及第之人也。”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也指出科举制度之弊害。他说:“科举取士久矣,名儒巨公,皆由此出,今为士者,固不能免此。然场屋之得失,顾其技与有司之好恶如何耳。非所以为君子小人之辨也。而今世以此相尚,使泪没于此,而不能自拔,则终日从事者,虽曰圣贤之书,而要其志之所响,则有与圣贤背而驰者矣。推而上之,则又惟官资崇卑,禄禀厚薄是计,岂能悉心力于国事民隐,以无负于任使之者哉!”就是说,由于科举制度之误,而不能为国家造就、选拔优秀的治国人才。

    种种事实表明,北宋中期,已是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颓势了。面对这种“积贫积弱”的困境,一些有识之士和开明的思想家、政治家,则要求改革,倡导革新。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杰出人物,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情怀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人生情操,首先提出了改革方案,并在公元1043年开始实行改革,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李觏与范仲淹有密切关系,“文正公门下多延贤士,如胡瑗、孙复、石介、李觏之徒,与忠宣游,昼夜肄业,置灯帐内,夜不分寝。后公贵,夫人犹收其帐,顶如墨色,时以示子孙曰:“尔父少时勤学灯烟迹也。”李觏是“庆历新政”的积极拥护者和思想上的倡导者、立论者。他在公元1043年撰写的《庆历民言》、《周礼致太平论》等政论,被目为“皆极当时之病,真医国之书”,就是明证。总观李觏的全部著作,更足以证明他是为改革而立论的。

    任何一种社会意识的产生和思想家思想的诞生,都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都由其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决定的,而思想意识又是该社会时代的反映,并为社会经济、政治服务。李觏的思想,正是由北宋中期的社会存在决定的,是当时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李觏的思想是积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存在,并为医国济民、扶正救弊服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