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绝对本源之零点风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学点儿历史 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八)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时候的“国人暴动”。“孔父嘉事件”也是个旁例。同一时期,欧亚大陆西端的古希腊城邦则是更彻底的民主共和制(——有所谓四百人会议、五百人会议、群众陪审团制度),比我们春秋时代的国人参政,更正规。

    相对国人而言,城外的人叫“野人”,或者叫“庶人”。“野人”不是茹毛饮血的人,他们有劳动工具和庐舍,“庶民经于千亩”,即是他们的劳动写照,这些农田从业人员在族长布署下合族协作,上千人在井田上进行集体劳动,场面非常壮观。他们把“井”字中间那块公田的收获,上缴公室(国君一族),其余都留自己合族吃用。这些宗族农人干活也不用监工,有人身自由,不被买卖,。他们还经常编歌挖苦政府,还抓了一把泥土喂给后来的晋公子重耳吃,胆子大得很。总之,他们根本不是奴隶。

    占人口大多数的农田从业者不是奴隶,那么大周朝剩余的奴隶,其实就不多了,只有战俘、罪犯及其家属、卖身偿债者三类。而大周朝战争并不多,战俘也少。

    所以,鄙人反复研究,对于“郭老先生沫若”从欧洲进口的、一口咬定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划分……,什么的,实在不能理解。要说封建社会,大周朝倒是诸侯封建制。要说奴隶社会,从汉朝到大清朝,一样把战俘、罪犯家属、卖身偿债者派做官府或私家的奴隶(,叫“奴婢”)),杀了的话,不用偿命,和先秦也没有什么不同。

    春秋初期,诸侯战争罕见,宋、卫、陈、蔡四国与郑庄公,互相一番打架,显得自己很傻。于是五国元首在河南温县(割麦子的地方,也是司马懿的老家)召开和好大会,五国尽释前嫌,和好如初。具体地点是在一处知名的大酒点,叫做“瓦屋”。瓦屋就是覆盖了瓦的大屋。当时瓦少,“瓦屋”足以成为伟大建筑,以至于史书里都不要写“XX瓦屋”,而只是一说“瓦屋”,大家就知道是说哪里了。可见其时髦和伟大。

    远古的房子,就是在地上挖个坑,坑里支几根柱子,坑上象像蘑菇一样支起半个茅盖,就充做房子了。上边漏雨,下边又潮,虽然可以用火或石灰把地面弄硬弄干,但人呆在坑里,总是不很爽。商朝时候,开始在地面建台子,台上竖起宫殿,但房顶还是没有瓦,一般铺芦苇,或者三合土。西周初期,陕西歧山一带宫殿已经开始在屋脊盖瓦了,但屋脊以外还是茅草和泥(瓦太多了会把房子压趴下)。到了东周即春秋时期,发明了斗拱的房架结构,可以把房顶重量均匀地分担到许多柱子上去,于是板瓦、筒瓦和漂亮的瓦当都出现了,甚至有了类似故宫那样的两层屋檐。而更奢侈的琉璃瓦则是到唐朝才多见。

    瓦屋会盟以后,郑庄公准备再接再厉,决定向南八十里奔袭许国。这是郑庄公“远交近攻”作战方针的必然结果,郑国一方面与远在东海的齐鲁大国通好,一方面打击周边列弱。

    郑庄公命令大军进入待命状态,缝制皮甲,忙着给战车轱辘打气。(对不起,那时轱辘是木头的,还不能打气)……)

    战车这种东西由来已久,“军”这个字,从繁体形象上看,即是古代战车。西方也有战车,亚述人最早使用的战车是用驴子拉的,轮子是圆木板的。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大禹时代,中国辐条式车轮和马拉式战车出现,。到了春秋时代,战车制造已相当成熟,连轮子都有统一规格:直径124厘米左右。,辐条18~24根,车厢宽度130~160厘米,车厢进深80~100厘米(车厢前后扁,左右长)。在车轴等急剧转动的部件上,还装置青铜件,以减少摩擦,车轴两端也包铜,减轻障碍物撞击。为了加大稳定性和阻挠敌人迫近,战车的车辕比民用车辕长。

    由于战车是个好东西,在准备南下伐许期间,郑国大孝子颖考叔,为了抢一辆战车,跟“子都”打起来了。

    子都是郑国的公孙,乃东周第一美男子,比后来的“宋玉”资格还要老四百年。宋玉的美是自己做作赋吹出来的,实际长什么样不知道(没准他就是登徒子)。子都的帅气,却是有目共睹,孟子作证云:“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看不出子都是个帅哥的,除非你是瞎子。

    子都因为漂亮,就做了郑庄公的同性恋朋友,却为了争一辆豪华战车,跟颖考叔叫上劲了。俩人比赛抡动大旗。粉面朱唇的子都同志可能肾虚,抡得不如颖考叔圆。当着同性恋朋友郑庄公的面,子都耻于服输,于是把丹凤眼一瞪,抄起大戟就戳颖考叔。颖考叔好汉不吃眼前亏,撒丫子就跑,胳膊挟起来那辆战车。酷哥撵了他半天,愣是追不上,恨得哇哇暴叫。考叔的轻功了得啊。

    郑庄公大军南下结集到许国城下,齐鲁联军也依约赶来助攻。许国是个没出息的小国,位置在许昌,却是兵家必争之地(后来曹操的大本营不就在许昌嘛)。

    攻城令一下,三军儿郎撞城的撞城,烧门的烧门,颖考叔身先士卒,举着特大号旌旗,捷足先登,眼看要立头功。

    美男子“子都”同志远远看见了,嫉妒得不行,拈弓搭箭,望着颖考叔后背嘣地就命中上去了。(暗箭伤人这成语就打这儿来的)……)至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