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次发射任务中,仅有2次失
败,失败率仅为9%。1990年代的火箭发射接连失利,无不指向两大症结:投入不足和人才
流失。在这个颇为阴沉的时期,来自航天部门的一篇报道指出:由于投入不足,新产品开
发面临严重困难,运载火箭工厂无力购置新的大型和精密设备;由于人才流失导致了技术
工人断层,全厂只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工人能够加工某个大型部件… …
这无疑是中国航天史上最阴暗惨淡的时期。
导致中国航天在1990年代初期出现空前低潮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决策失误。
在整个1980年代,中国的航天战略的基本方向是颇为幼稚的“市场化”路线。这条路
线的信奉者认为:只要我们参与市场竞争,就能够通过价格优势和系统可靠性,在开放的
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上分得一杯羹。但事实证明,国际商业发射市场根本不是一个充分竞争
的领域,而是一个严重政治化的国际角斗场,掺杂了太多的国家利益考虑,并不具备“以
质以价取胜”的基础。在中国发射以美国制造为主的国际商业卫星的过程中,不断遭遇来
自美国国会及军方的种种阻挠,著名的考克斯报告更是声称“中国利用发射美国卫星的机
会盗窃美国技术”,为美国政府禁止对中国出口卫星提供了依据。
不容否认,改革开放使得大量的通用技术和管理理念进入我国,并成为新时期中国太
空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技术层面的成就并不能改变1980年代航天大战略明显失误
的状况。
好在“市场化”、“国际化”的路线并没有长期坚持下去。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逐步
收紧了对华出口卫星政策,使中国实际上基本不可能再发射美国卫星,无异于为1980 年代
以来中国航天的“国际市场路线”签发了死亡通知书;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第三、四代领
导层对于航天发展战略的调整。
1990年代中期,在“国际化”和“市场化”遭遇严重挫折的同时,中国的航天战略开
始出现向毛泽东时代老路回归的迹象,其中最为核心的环节,就是今日终于修成正果的中
国载人航天工程。这一工程的最大特点,就是采取了按照两弹一星的支持模式,即由财政
投入全部研发经费,然后在较为封闭的条件下推进研发工作。——其间,航天员参与了由
俄罗斯提供的太空培训项目,但这没有改变整个工程“自力更生”的特点。
这种向“两弹一星”模式的回归,无疑是用实际行动全盘否定了原来过份强调“国际
化”、“市场化”的航天战略。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对毛泽东时代政治思维的回归,
而是对航天事业发展铁律的再认识。1980年代,被中国航天战略决策者们忽视了的一个事
实是:即使在高度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美国,航天事业也基本上是政府承担的事务,大型项
目几乎全是由NASA这样的纯粹政府机构投资并实施的。之所以会是这样,乃是由于航天项
目大成本、高风险、低产出的特点。私人企业也有试图参与太空设施研制的事例,其中最
著名的也许要算麦道公司“三角快帆”计划,——由于这一航天工程项目的失败,直接导
致了该公司财务危机,最终促成它被波音公司收购兼并。
载人航天计划救了中国的航天事业。特别是随着神舟飞船的接连升空,由于经济发展
而囊中充实的中国政府在投入方面也日益慷慨大方,于是使航天部门的科研、生产条件和
职工待遇得到了显著改善。由于有了高水准、高密度的科研任务,加上不断有由政府资助
的新的发射任务,研究人员感觉到事业心得到了满足,并且在一次又一次成功的飞行试验
中找到了荣誉感。于是,据说在“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时期离去的科研人员这时也
对当年的决策感到了后悔。
可以说,从五十年代钱学森们开创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以来,中国航天走过了一条创业-
发展-初成-转型-挫折-再转型-大发展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航天人曾经在极其困
难的条件下不遗余力地追求奇迹,于是实现了中国航天的起飞;我们也曾经轻率地选择了
建立在幼稚市场观之上的国际市场化道路,结果导致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明显挫折;近十年
来,由于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人的高瞻远瞩,重新加大了国家对航天的财政支持,用大手
笔促大发展,从而再次创造了奇迹。
这个奇迹是几代航天人薪火相传,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