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绝对本源之零点风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作品相关 为什么要偷偷抹煞神舟前传?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太空计划来看,在一些媒体中流行的新趋势是“全盘否定‘文革’中一

    切正面事实的存在”。 

    如果真的能够把一切失败归咎于“文革”,并把一切荣耀归功于改革,这倒是一个比

    较理想的结果。但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吗? 

    我不喜欢“文革”,但并不认为可以用感情来取代历史事实。特别不幸的是,我竟然

    长期着迷于中国的航天事业,因此难以选择性地忘记中国航天发展的基本脉络,故尔知道

    有些史实是不可能因某些记者和编辑的意志而改变的。 

    我所知道的事实是:中国航天起步于“大跃时”时代,发展于六十年代,小成于 “文

    革”时期,因此完全是毛泽东时代的全新产物。在“文革”中,尽管航天工业也受到了冲

    击,但总体上说,中共最高决策层是保护并支持航天事业的,航天科学家们享受到良好的

    待遇,社会声望极高(至少老百姓都把钱学森视为半神半人),科研资金更是有保证的。

    因此无论是“东方红”卫星,还是长征二号,还是卫星回收技术,都成就于广义“文革”

    的中后期,构成了后来载人航天的基础环节。 

    同样难以回避的事实是,中国的航天工业在“文革”中发展,却在改革开放时期遇到

    了一些曲折。神舟任务的开创者戚发轫先生在回忆改革开放初期的情况时,曾经提到 “搞

    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的无奈现实,并且指出“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航天队伍流失很

    多”。但这不仅仅是航天领域的独特现象。 

    我在长江边的某个城市度过了少年时代。那个城市是当年“大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

    ,部署有若干军工企业。在我的童年,这些处于半秘密状态的高科技设施颇令我和伙伴们

    感到骄傲。然而,八十年代末期的一次春游经历却几乎摧毁了我们的全部自豪感。那天,

    我们看到一些戴眼镜的人在一个公路工地上敲石头、推两轮车,一位老师以颇为同情的口

    吻告诉我们说:别小看那几个“四眼”,他们是某某军工厂的工程技术人员,由于工厂没

    有生产任务,只好出来砸石头修公路挣工资。 

    我们骇然,但又极不相信。直到有一天,我很偶然地在《光明日报》的副刊上看到一

    篇报道,其中就提到“无业务可干的核工程师砸石头挣钱”,于是不禁有种万念俱灰的感

    觉。我悄悄地把那张报纸烧了,——因为我不想让到我家来闲聊的朋友们看到它,并因此

    而动摇对于中国高科技事业的信念。 

    那是中国社会普遍相信“五十年内不会有大的战争”的时代。 

    既然“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既然“五十年内不会有大的战争”是历史铁

    律,不以任何人(包括美国)的意志为转移,因此“马放南山”就是非常自然而然的结果。于是野战部队顺理成章地放下了枪炮,兴致勃勃地搞起了养殖业、加工业、运输业之类

    的副业,走上了“自找自吃”的发展之路,参与了当年的海南汽车事件等一系列举世瞩目

    的重要商业活动。在技术密集的的军工单位,由于转型困难,则出现了严重的资金不足、

    订货不足等问题,其结果就是大量的人才流失。 

    航天工业正是这样的军工单位。 

    1980年代,中国的航天事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由于国家希望航天领域向商业化

    方向转轨,因此财政投入相对不足;航天部门虽然通过价格战,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上争

    取到了一席之地,但由于利润微薄,无力在研发和生产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致使科研、

    生产和职工生活条件难以得到明显提高。 

    据戚发轫先生回忆,在那个“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时期,总是有很多轿车停在

    研究院的门前——都是来挖人才的。虽然老一辈没有动摇,但年轻人中“最聪明”的研究

    人员却选择了离去。我觉得这些年轻科研人员的出走倒并不是仅仅由于待遇太低,更重要

    的或许是科研任务减质减量,致使其聪明才智无法伸展,于是抱憾而去。人员的流失直接

    重创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并且在1990年代初期显现出恶果。 

    1990年代的前五年,就在中国航天试图借助40年积蓄之余威,在国际商业发射中大显

    身手时,中国长征火箭却接连发射失利,使得中国航天多年以来辛苦树立的金牌航天形象

    遭受严重伤害。根据公开的资料,从1991年到1996年,中国实施的14次发射任务中,有5次

    遭遇失败,失败率高达36%;相比之下,从1970年到1990年的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