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逢乱世,却坚持自己的操守,不向混浊的世俗力量低头;仕途虽好,如果不能使我称心如意,我便不去理会;退居乡里,以教书育人为业,大兴私人教育之风气,被后世誉为一代大儒,学问和品行都可堪称教育界的表率。此人便是王通。
先逢乱世,后逢治世,乱世有乱世的苦闷,治世有治世的忧虑,故而他埋首酒坛,做起了名副其实的酗酒之徒;最后竟然退隐东皋,种些谷黍,养些鸡鹅,谷黍可用来酿酒,鸡鹅可用来下酒,头枕老、庄之书,心向嵇、阮之道,醉死在酒德之乡;有人说他志在逃避,他却乐此不疲,你嚼你的舌根子,我喝我的小酒,两不相妨。此人便是王绩。
王通和王绩是一奶同胞的兄弟,王通为兄长,王绩为小弟。但兄弟二人的价值取向却不尽相同。王通严谨,退隐后仍孜孜不倦教书育人,不改儒生本色;王绩潇洒,隐居东皋后不问世事,但求有功于己,却无功于时,成了真正的庄子门生。兄弟二人各有其志却殊途同归,本质上同为高洁的隐士,只不过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同。
六年不洗澡的大儒
王通先生是学贯古今的大儒,这不是自封的,而是当世之人和后世之人给予的尊崇。他走过的年轮谈不上漫长,却也见证了历史的新陈代谢。在其有生之年经历了南北朝的终结,隋朝的兴起和衰亡,不幸在大唐帝国建立的前一年盛年而逝,年仅三十八岁。以如此短暂的生命创下如此辉煌的声名,王通先生的一生不可不谓之精彩。
王通先生字仲淹。读者上帝一定对“仲淹”两个字非常熟悉,其一入眼帘必有一个人的形象浮现脑海,就是北宋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范仲淹先生。范仲淹先生的词作《渔家傲》和散文《岳阳楼记》为百代雄文,他在任上所推行的“庆历新政”也使人记忆犹新,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尚情操更是令后人追慕不已,但范先生为什么取名仲淹,是不是因追慕先贤而把自己的名字取做王通先生的字?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但相信读者上帝的丰富的想象力会将两者作巧妙的联系。
王通先生是山西太原人。太原王氏世代都是官宦,不知道人家祖上烧了什么高香,一代一代都能进入仕途,大则经时济世,小则混个体面的生活亦不成问题。这虽说得益于门阀制度的历史积习,但与王家人的聪明好读书也关系甚深。王通先生的老爹王隆先生,学问十分了得,一度曾在国学做博士,是一个名望甚隆的教育家,王通先生最后仍然走上教育家的道路,可以说是深受乃父的影响。
有如此博学的老爹,王通先生从校葫受的教育自然是别人无法企及的。五岁时,他就能够在老爹王隆先生的指导下准备无误的背诵圣人经典,并能够超乎想象的说出经典所涵盖的奥义。当别的孩童尚且光着腚疯狂玩耍的年龄,王通小娃已稳稳当当的端坐在书案前,以稚嫩而抑扬顿挫的声音吟咏诗书。
大概非常之人在少年时就会有令世人刮目相看的行为。王通先生自然不会例外。十五岁的时候,当其他同龄人或成为牧童,或成为大家族的小厮的时候,我们的王通先生已然站到讲台上,过足了身为人师的瘾。
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瘾?这与其父王隆先生的言传身教分不开。有一种现象,读者上帝也必深以为然,那就是医师的子女成为医师的可能性要比非医师的子女大得多,老爹老娘乃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老爹老娘如果对其工作存有成就感,必将影响子女产生共鸣并引发爱好。王通先生就是这种情况,老爹站在讲台上的身影令他崇敬向往,并发誓将来也要踏着老爹的足迹走完人生路途。
在少年王通的心目中,做一个国学的教授是其理想的职业。那个时代的人思想朴实,并没有现代诸如“家有五斗粮,不做孩子王”的偏执观念,做教师是想当然的光荣职业,以一人之言传身教,垂万世之师表,那是圣人的功德,作皇帝的还要敬重老师,何况庶民?
过了弱冠之年,王通先生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更加精修苦读。他相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家学如何渊博也毕竟是一家之学,要想开阔眼界,增长有别于家学的才能和见识,必须游历四方,向散居各地的博学之士讨教。从此,王通先生开始了长达六年的游历,学问也随之蔚然博大,声名也大超乃父,四海之内皆知太原王氏升起新星。
传说,在长达六年的游学过程中,王通先生从未解衣,睡觉的时候和衣而卧,洗澡更是奢侈之中的奢侈事。可想而知,六年下来,王通先生的学问长了一大截子,身上的泥垢也必然层层堆积,刀砍也未必能伤及体肤。做学问非得有这样的精神不可。若为了读书而导致身体污垢不堪,非但不会遭到责备,恐怕还要大受表扬。只是对于自身来讲,泥垢的堆积肯定会带来奇痒难当,这种情况下读书尚能聚精会神,不得不叫人挑大拇指。
学成之后,隋文帝仁寿三年(公元603年)王通先生小试牛刀,一举高中秀才。此后在同乡兼好友薛道衡先生的安排下,王通先生得到一次觐见隋文帝的超级珍贵的机会。要看一个人的德行和学问如何,一是要看他的敌人,而是要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