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京华沉浮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前卷 前卷五 大学春秋谈(下)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国做嫁衣裳。

    於是就有了“三个代表”思想的产生和“海归”政策的出笼。是否?是否?砖头瓦块侍候。

    毕业后,班上风起云涌的几位,基本上都是体制之外的同学。如果阿唐也算作叱诧风云的其中一位,那是因为阿唐被迫从体制中跳了出来,自我放逐了。

    知否?知否?笑到最后才好。

    十五,工大的知名人士

    时任工大学生会主席的H君是阿唐的天津老乡。

    H是阿唐在工大时所佩服的同龄人中的第一人选,天生就是一个官胚子,至少在当时的中国政治生态下。

    据传,H在第一次与校长见面时,就一二三四五掰着手指头地提出建议,当场把校长唬得够呛。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开始走得很近,遂得以近距离接触了H君。

    坦白讲,H君的思想深度并未见得在阿唐之上,他的迷人之处在于谈话举止的拿捏,恰到好处。好像是一个高明的演员,又经过名导的调教,给人的感觉很自然很轻松,却又在不经意间流露出领袖群伦的王者之气。

    同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我实在奇怪他为什么做的这样好。看来,领袖人物确实是具有天生的魅力。

    网上检索到的H君近况,是某社团的副总干事,大概相当于局级。他是我所能找到的唯一的今天仍然活跃在官场上的当年工大的活跃分子。

    前文提到的顺酱油壶的8系活跃分子,其实那位的名气不如另一位Z君来得大。

    Z君是阿唐同寝室同学的中学同班同学,因此阿唐很早就认识了Z君。那时的Z甚至在8系还没有名气,是来自一个普通县城里的一个普通孩子。

    Z君的出名大约始于大三,最初的舞台是工大诗社。这一最早的工大半官方的组织,的确汇集了大部分的工大活跃分子。

    Z君的研究生导师是工大某著名哲学教授,由机械转哲学,跨度不可谓不大。就在这个时候,Z君迎来了他在工大的盛名时期。

    首先是勤工助学,主持工大的第一个咖啡厅的运营。咖啡厅是当时工大大大小小的名人聚集的常葫,Z君自然也成了各种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其次是竞选人大代表,真正地让全校师生认识了Z君的实力。

    最后是追上了当时的工大校花,一个颇具雅利安气质洋娃娃也似的85级女生。

    毕业后,阿唐在京城下海,同期Z君在冰城下海。时闻同学传话,Z君的公司在某宾馆驻扎乃皮包公司云云,其时阿唐的公司也在宾馆包房,虽然也是皮包公司,可是皮包里面还有一点货。因此,对传言并未上心,以为是文人相轻所致。

    写下本文之际,阿唐在网上遍搜昔日工大名人,豁然发现Z君的名头出现在犯罪嫌疑人一栏,曰,Z于95年在东北某市银行贷款2000万元后,随即失踪,直到2001年始被公安部门抓获归案云云。同时也检索到,同时期Z君也曾资助某哲学杂志运营等等。

    难道骗钱是用来扶贫济弱,振兴文化出版事业?恐怕只有Z君本人才能解释清楚了。

    最后讲一个当代工大名人的故事。东方红X号卫星副总设计师是阿唐的同班同学Y,当年入学时我们一起住地下室,我在里屋,Y住在外屋。

    第一次见到Y,是其与兄长一同坐在床铺上,大个子,长脸,上面挂着常年的农家生活的痕迹。Y的相貌虽然酷肖乃兄,眼睛里投射出来的神采却是乃兄没有的,这可能就是知识的力量。

    班上的同学大多家居城市,只有4,5个人是来自农村。80年代初期,城乡差距非常大,一般而言,农村来的学子们在初期会有一段适应冲突期。几年下来,有的人变得极为都市化,乡村的痕迹一扫而光,有的人心有戚戚,始终不能释怀。Y则是始终如一,坦坦荡荡,保持着恬淡的平常之心。

    Y的成绩如同其人一般,一贯是不显山不露水,中等偏上,大学4年,马拉松一般地不紧不慢地坚持下来,即没有如阿唐一般,先驰后张,在本科的后半程,猛烈地突击了一番,多少有些临时抱佛脚的味道,也没有如C君一样,开始豪情万丈,继而完全放弃,一败涂地。

    大四考研之际,班上多人以早日接触社会为由放弃参加,Y参加了,并且出人意料地被录取了,成为全班考上研究生的7人之一,大大地跌破了大家的眼镜。

    阿唐在网上搜索到两幅班上同学的大头照,其一就是Y君。

    20年过去了,他的相貌一点没有变,还是如同当年一样,一副谦恭平和的神态。

    十六,这么早起来打牌啊

    经历了考研的苦难历程和毕业设计的风风雨雨,阿唐又多少有些故态复萌地玩耍起来。

    好在管理这东西与其说是工程倒不如说是哲学来的贴切,更多是倚仗人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入了门的人一点即通,不入门的人永远糊涂。与投入时间的多少并无直接的联系。

    我们玩什么?三打一,北京话是三抠一,是类似升级的一种扑克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