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我就以自己和老根叔为原型,杜撰了一个继父在一场火灾中不顾牺牲自己勇救继女的悲剧故事。当时语文老师给了我最高分,他说他被故事内容感动了,还问我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我告诉他,一半是真的,一半是假的。老根叔和我的关系的确是继父和继女的关系,不过我们家根本没有发生过火灾,在老根叔身上更加没有发生过什么舍己救人的轰轰烈烈的大事件。
这篇作文的灵感来自于我小时候对一场火灾的深刻记忆。那时母亲已从中学调至中心小学任职,我们就住在了乔村的家里。某一天深夜,听到母亲语调急促的呼唤声,我和姐姐便从床上无奈地爬起来,开门抬头一看,顿感震惊。天空的一端被染成了异常耀眼的火红色,把我们目力所及的景象都给予了足够的亮度,异常波澜壮阔,我由衷地感慨,好美的晚霞!姐姐不认同我的说法,她纠正道,应该是早霞才对,说完便去厨房淘米准备煮饭了。
这时马路上杂乱无章的人声鼎沸引起了我的高度警觉,打起十二分精神倾听,随后确定脚步匆忙的声音是通往沿着马路远去的方向,感觉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仔细看了一下挂在姐姐那张奖状旁边的那个普通的大钟,它的时钟指向的地方挨着“1”的位置。明白真的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赶紧喝住姐姐,现在还不是煮早饭,吃早饭,上学的点。姐姐停止了之前一系列的动作,跑过来看了一眼时钟,疑惑不解,显然母亲叫我们起床不再是为了上学这么简单的事情了。马路上来去匆匆的行人告诉了我们的事情的真相,原来不远处的一片地方着火了,大家赶着去救火。
乔村的房子多以木房子为主,建筑风格极为简单,两房一厅,分上下两层,四周随地形配备厨房、猪圈、厕所等等。老式的房子则有吊脚楼,下面镂空,用来圈猪关牛,养鸡养鸭,上面用来住人。我们家以前的老房子就是吊脚楼,当时整个家族都住在里面,直到祖父们儿孙满堂之后,大家才开始搬离吊脚楼,自立门户。吊脚楼也随着人去楼空,失去了利用价值,最终遭到了被拆迁的命运。我没有见过这座大人们口中的吊脚楼,倒是见到了村里的最后一座吊脚楼,比想象中的要普通了很多,缺乏那种神秘的气质。
近些年,乔村的建筑紧随时代潮流,采用更具现代感的砖块来修筑构建,因此两种不同质地、造型的房屋建筑开始拉开了一幕改朝换代的大战。结果当然是更多的木房子被拆倒,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吸引人眼球的崭新楼房。这些楼房不仅满足了村民渴望城市生活的小资小调,的确还有一个比木房子要好的功能,那就是防火。木质结构的房子是火灾发生的上乘隐患,那次的火灾就是由于一户人家熏腊肉引发的,然后借助木材这种介质形成燎原之势,一连波及到了周围的好几户人家。本来以为整个乔村都会被此连累,还是一堵砖墙挽救了乔村人民的生命财产。
我是次日清晨上学,途径那片火灾之地时目睹了一幅苍夷的景象,被烧过的房子以焦黑的面目的示人,昨日还赫然耸立的房子被大火肢解成木板和柱子,不成体系地堆成一堆。三五几个人围在一堆叹息、感慨、商讨,屋子的主人则坐在一条被抢救出来的凳子上欲哭无泪。我始终觉得这样的悲剧大场面应该发生过什么感天动地、惊世骇俗的故事,可惜的是,大家围绕的话题始终是腊肉,这是这场火灾的始作俑者。这个故事仿佛就是为了告诉人们,熏腊肉与火灾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条件关系。母亲就不止一次地感慨过,以后熏腊肉一定要万分小心,要不然就会酿成无可挽回的大错,到时就后悔莫及了。因此每次熏腊肉的时候,母亲提心吊胆的日子也就来临了。
对老根叔情感的日益加深,让我误以为自己会遗忘了父亲,忘却了有关父亲的记忆,如此便可以摆脱思念的痛苦,不必再回忆那个痛彻心扉的夏季。然后事实却是相反的,老根叔的存在无时无刻不再提醒父亲的存在,每次有人说要找我“爸爸”的时候,他们指的是老根叔,我反应的却是父亲,因此不知道该如何作答。等到明白了之后,我会强调我们只是把老根叔唤作“叔”而已,而并非“爸爸”。这种称呼上的斤斤计较让我彻底明白,父亲是一直存在,他从来就没有远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