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陈寿上。
乔字伯松,亮兄瑾之第二子也,本字仲慎。与兄元逊俱有名於时,论者以为
乔才不及兄,而性业过之。初,亮未有子,求乔为嗣,瑾启孙权遣乔来西,亮以
乔为己適子,故易其字焉。拜为驸马都尉,随亮至汉中。【亮与兄瑾书曰:“乔
本当还成都,今诸将子弟皆得传运,思惟宜同荣辱。今使乔督五六百兵,与诸子
弟传於谷中。”书在亮集。】年二十五,建兴六年卒。子攀,官至行护军翊武将
军,亦早卒。诸葛恪见诛於吴,子孙皆尽,而亮自有胄裔,故攀还复为瑾后。
瞻字思远。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与兄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
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年十七,尚公主,拜骑都尉。其明年为羽林中郎将,
屡迁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
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
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景耀四年,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
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六年冬,魏征西将军邓艾伐蜀,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
瞻督诸军至涪停住,前锋破,退还,住绵竹。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
邪王。”瞻怒,斩艾使。遂战,大败,临陈死,时年三十七。众皆离散,艾长驱
至成都。瞻长子尚,与瞻俱没。【干宝曰: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
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华阳国志曰:尚叹曰:“父子荷国重
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乃驰赴魏军而死。】次子京及攀子显
等,咸熙元年内移河东。【案诸葛氏谱云:京字行宗。晋泰始起居注载诏曰:
“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其孙京,随才
署吏,后为郿令。尚书仆射山涛启事曰:“郿令诸葛京,祖父亮,遇汉乱分隔,
父子在蜀,虽不达天命,要为尽心所事。京治郿自复有称,臣以为宜以补东宫舍
人,以明事人之理,副梁、益之论。”京位至江州刺史。】
董厥者,丞相亮时为府令史,亮称之曰:“董令史,良士也。吾每与之言,
思慎宜適。”徙为主簿。亮卒后,稍迁至尚书仆射,代陈祗为尚书令,迁大将军,
平台事,而义阳樊建代焉。【案晋百官表:董厥字龚袭,亦义阳人。建字长元。】
延熙【二】十四年,以校尉使吴,值孙权病笃,不自见建。权问诸葛恪曰:“樊
建何如宗预也?”恪对曰:“才识不及预,而雅性过之。”后为侍中,守尚书令。
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
【孙盛异同记曰:瞻、厥等以维好战无功,国内疲弊,宜表后主,召还为益州刺
史,夺其兵权;蜀长老犹有瞻表以阎宇代维故事。晋永和三年,蜀史常璩说蜀长
老云:“陈寿尝为瞻吏,为瞻所辱,故因此事归恶黄皓,而云瞻不能匡矫也。”】
然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蜀破之明年春,厥、建俱诣京都,同为相国参军,其秋
并兼散骑常侍,使蜀慰劳。【汉晋春秋曰:樊建为给事中,晋武帝问诸葛亮之治
国,建对曰:“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帝曰:“善哉!
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建稽首曰:“臣窃闻天下之论,皆谓邓
艾见枉,陛下知而不理,此岂冯唐之所谓‘虽得颇、牧而不能用’者乎!”帝笑
曰:“吾方欲明之,卿言起我意。”於是发诏治艾焉。】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
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
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
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
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
将略,非其所长欤!【袁子曰:或问诸葛亮何如人也,袁子曰:张飞、关羽与刘
备俱起,爪牙腹心之臣,而武人也。晚得诸葛亮,因以为佐相,而群臣悦服,刘
备足信、亮足重故也。及其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
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如此即以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行法严而国人悦服,
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