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流女作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起步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雪宝山笔会收获最大的还不是吴晓晓,是另一个叫罗波的女人,因为她得到了省作协副主席柯四明的点头,一是同意她加入省作协,二是同意她明年进省文学院做专业作家,一步登天哟,很多人写了一辈子也没有加入省作协呢。 进文学院作专业作家,更是梦想了。

        此时,她还躺在省柯四明的被窝里呢。其实这句话并不准确,因为天太热,他们并没有盖什么,两人赤条条地躺在床上。那条遮羞的空调被,早蹬到了床下。

        罗波她相信领导不会骗她,好孬人家是处级干部。省作协是副厅级单位,副职是正处级,相当于县长呢。那个蓝色的省作协会员证,是她梦寐以求的东东。所以,她付出了,相信会有回报。

        当然,这不是她第一次付出。

        罗波出生于一个职工家庭,上面有两个哥哥,下面有一个妹妹,因此家里并不宽裕,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当然,比起农民来,这种生活又是不知好多少倍。

        罗波读书成绩差,所以参加1987年的高考,别说大学,连中专线也没有上。那时的高中生还可能兼报中专,全国的大学招得太少了,那年不过400000左右。好在罗波同志有个好爸爸,她爸爸是农业银行的老职工,据说,在他们那个营业点,他数钱的速度第一,几十年下来,居然没有错过帐,这就太不容易了。虽然没有被提拔,但属于劳动模范式的人物。那年代有个政策,就是父母提前退休,儿女可以接班。如果现在“被就业”的大学生知道当年还有这么个政策,真恨生得太晚了呵。说社会进步了,现在的大学生连吃饭的地方都找不到,还进步个铲铲哟。

        成绩好不如爸爸好,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学文多不如钱多,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

        那年,还不到50的罗波爸爸为了女儿接班,不得不提前退休。罗波对爸爸的感谢,化成一瓶本地的竹叶青蛇胆酒。她知道,爸爸没有别的爱好,就好这一口。这年,罗波17岁。但是,爸爸只是个单位的普通职工,不是领导,罗波作为新职工,不得不接受分配,来到本县很偏远的菁溪镇工作,离县城有100多公里。那时的人们很单纯,只要有份工作就行了,何况这是银行,饭碗的含金量高。在中国还没有听说银行破产的事,也许将来有,但至少在100年后。

        那时经济还不繁荣,一个镇上的营业所,和庙子一般,平时很少有人光顾。人们没有钱存,贷款更是难上难。因此,几个营业员,闲得无聊。除了日白(吹牛)还是日白。

        那是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除了一天两趟客车,回个城,千难万难。哪像现在呵,有私家车,有大客车,有小中巴,有摩托车。罗波还有些晕车,因此她除非有事,一般是不回城里的。

        好在她小,没有成家,还难不到她。在乡镇,长夜难熬,那时虽然有了黑白电视,但节目很少。所以,有远见的罗波,把这些大好的夜晚用于读书。那是个知识复兴的时代,把知识无用论彻底推翻了,人们都如饥似渴地学习。当时也没有打麻将、斗地主一说。文化娱乐还处于一片空白之中。

        罗波读书还真有一套,她从《诗经》开始,《楚辞》,汉赋,南北朝的民歌,到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清散文,一直读到刘心武的《班主任》,当然其中很多她读不懂的书,比如《文心雕龙》《沧浪诗话》《二十四诗品》《艺概》《人间词话》什么的,那就不读吧。她心里暗骂,这些古代的死文人,真讨厌,咋不用白话文写呢?

        你看人家胡适写得真好——

        两个黄蝴蝶

        双双天上飞

        不知为什么

        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

        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

        天上太孤单

        这样的东西谁读不懂呵?诗人,就是喜欢故作高深。当然,想做诗人的罗波确实读了大量的诗集,比如李钢的,付天琳的,唐大同的,周纲的,流沙河的,孙敬轩的,廖亦武的,杨然的,马及时的,梁平的,柏铭久的,这些人的诗,她是每本必卖,好在那年代诗集特便宜,一般就是几角钱一册。连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也才3角多钱一本。

        她每次回家,就到新华书店买书,当然爱情小说最受她的欢迎。特别是香港亦舒的作品,成了她的最爱。还有那本普希金的《黑桃皇后》,成了罗波爱不释手的珍品。那时的好书真的太少了,特别是外国文学作品,还没有大量译介到中国。

        有一天,罗波同志拿起笔,写出一首诗,这是她的处女作,诗的题目叫《爷爷》——

        爷爷

        你坚实的头颅是沉甸甸的麦穗

        夏野的风吹不动雏纹

        爷爷,您深深地呼吸一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