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青铜时代的恐龙战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十章 赵氏孤儿(B.C.620—B.C.607)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已经飞走了,她的更年期却提前来到。作为女人她开始憎恨赵家上下,尤其憎恨两个叔叔。这时候屁股很黑的晋成公死了,儿子晋景公继位。晋景公虽然屁股不黑,但是手很黑。赵庄姬向弟弟晋景公诬告说“赵氏要作乱了!”
    晋景公可算是逮着机会了,俗话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老赵家势力,盘根错节,炙手可热,尾大不掉,功高震主(这类词在中国文化里真多啊),让人不安,晋景公的权力空间被挤压了。他恨不得这些尾大不掉的白眼狼大夫们都死掉。
    正好姐姐赵庄姬前来检举,晋景公遂做了建国以来最大的灭族决定,他宣判:赵家谋反有罪,灭族! 
    真是“伴君如伴虎”,晋景公真敢干啊。他立刻要对赵家下手。但是,慢着!赵家人多势众,闹不好反把晋景公咬了。十七年前,晋灵公反被赵盾弄死了就是例子。晋景公读史有智慧,吸取上一代的教训,知道得先组织一批别的大家族来帮忙,光靠自己国君一族的兵力是不够的。
    当时,栾氏(栾书家族)、士氏(士会家族),韩氏(韩厥家族),还有郤氏,都是晋国大牌大族。他们拥有各自的封邑和封邑上的军队。晋景公给他们暗中下达了召集令,其中栾氏、郤氏愿意出兵,甘愿为君先驱,去灭赵家。对他们来讲,实质上是借刀杀人,以此达到排挤赵氏的目的。而韩厥因为亲赵,则顶着压力,没有出兵。
    终于,屠夫们凑齐了,晋景公和几家联兵,采取突然袭击,冲进赵同、赵括家里,把赵同、赵括在内几百个脑袋纷纷切掉。
    所谓“族大逼君”,连主子都忌恨赵家了,没办法,赵同、赵括这两家就只有都被干掉了。公元前583年的晋国都城,用于排泄城市垃圾的河流上,流淌出赵家几百人的血和头颅。
    可以稍微告慰一下赵同、赵括的就是,他们俩的死,也是咎由自取。
    老赵家啊,最早一辈的赵衰,为人温良恭俭让,是冬日暖阳,被晋国人尊敬怀念;到赵盾时候已经比较炎热可畏了;到了赵氏三弟兄,赵同、赵括、赵婴齐这仨小子(赵盾的异母兄弟),就发展到了得意忘形、肆无忌惮的地步了。总喜欢占大头,欺负人,吹牛皮,吓唬群众,人缘很差(这也是幸福家庭后代的必然规律,先人鞠躬谨慎,后人倨傲忘本,使劲折腾——要不怎么叫“烧包”呢。)
    赵氏三“烧包”之中,赵婴齐生活作风出了问题,被逐,较早脱离晋国政治圈,可以不谈。余下的赵同、赵括哥俩,那是目空一切、恣意横行,议论军政,专好拣大话吹,一贯站在错误的一边。晋楚必阝之战,他们跟先轸的孙子一起叫嚣,逞能,闹着要出击,结果大败,,追究责任时,先轸的孙子被杀,这俩却丝毫不思收敛。
    接着,栾书领军出征巴尔干,遭遇楚军,这俩又是盲目讨战,牛皮吹得山响,脖子一梗一梗(高干子弟,长期庇护于父兄羽翼之下,都这样),气得栾书就想上去砍脖子。
    俗话说,“肉腐出虫,鱼枯生蠹””,龙虾放久了也长蛆。再高级的东西放久了也会变质。高贵家族世袭维持下去,也必然衍生出妄自尊大的变态,以及脑子进水的白痴。金玉其外,败絮其内。折腾久了,老百姓在下面受罪,他们自己也延祸上身。
    所以大家族都要有家法,遇上不肖的子弟,都要乱棒打死,以免祸害全族。比如对于赵同赵括这俩,应该及早掐死。但是,即使防微杜渐,一个家族延伸久了,也难免败家子辈出,“蛆”多得打不光,成为家族溃烂的起点疮。同时树大招风,在与其它家族的斗争中,它也变成其它家族们眼中的钉子。内有败家子,外有恶邻推,没有哪个家族能熬得太长久。最后,只能像红楼梦的贾府一样,成为白茫茫的一片真干净。“怨府”这个词,就是一个家族大了,招惹的恩仇最后埋葬了它。
    所谓富贵不过三代,良有以也。
    晋国这个大树枝上,合计赵家垒巢四十个年头,中间养出三个害群之鸟,赵同、赵括、赵婴齐。一朝西风发难,全巢倾覆,只剩下赵武这么一枚完卵。赵氏被人大放血,一度鼓胀得不可一世的牛皮囊,顷刻瘪成光秃秃一张败皮,在风中扑扇着。 
    赵家最后一枚完卵,是赵武。
    惨案发生时,赵朔的媳妇赵庄姬,既然是晋景公的姐姐,金枝玉叶,又是首告老赵家谋反有功的,当然不在被屠杀之列。她带着身孕,去弟弟晋景公的深宫里,随后生下赵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赵氏孤儿”。 
    这时候,韩厥(此人是赵盾提拔的,对赵家有情有谊)来找晋景公,说:“赵衰的功勋、赵盾的忠诚,如果竟没有后代来继承,做善事的人恐怕就要畏缩了。《周书》说‘不敢侮鳏寡’。”于是晋景公指定赵武当了赵家的新的掌门人。
    韩厥是怎样求情的呢,这里需要多罗嗦两句。韩厥说:“大禹、商汤这些古代圣王的后人,数百年来,一直在享福,不管遇上多坏的国君,都不敢剥夺他们后人的封邑福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祖上是大牌啊。”
    韩厥的意思是说,当时有这样一种历史传统,只要祖上有功有德,后代不管有没有本事,就都应该得到照顾。韩厥认为这种现象是对的,因为,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