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哈巴村的,而是从丽江带到虎跳然后到哈巴雪山的,他正在等山下骑马上来的游客。听到还有人来爬哈巴,我们也很高兴。向导跟他聊了很久,由于我裤子与鞋子全湿透了,我们俩回大本营去烤火了。
回到大本营,温暖而又亲切的小木屋里另外一个向导已经生好火,饭也快煮熟了。围坐在火边,我浑身开始冒起白色的水雾。休息的感觉真好。
还没吃完饭,小屋里便围了很多人,骑马上来的那帮游客上来了,是些广东来的学生,唧唧喳喳很快乐,但是看起来比较文弱,什么装备都从山下驮上来,他们是上山享受的,不像是来爬山的,跟我们不是一个玩法。
大本营——哈巴村
反正我们就要走了,干脆就收拾行囊,把小屋让给他们,我们这就下到哈巴村去。
下山时,马儿似乎归心似箭,一个劲往前跑,一会儿就跑出我们视线。向导说没关系,它们认得路。
走了一段后,却发现我们的一个包落在路旁,一定是没拴稳,从马背上掉下来了,向导提起包追马去了。留下我们俩慢慢在后面走,反正顺着路走就行了。走了一段路,居然又看见两个我们的包裹躺在路边。向导肯定追马去了,可是他能否追到我们就不知道了。等了一段时间后,虽然非常疲倦我们决定还是背上包,因为我们不想再在没电没通讯的哈巴村多待一天了。刚走了几步,听到了铃铛声,还好,向导追到马儿了。我们也惊诧向导的速度,向导笑笑说,下面的人遇到马帮我把马拦住了,不然怎么追得上。哎,山上就是好,民风淳朴,大家像个大家庭一样,相互帮忙。
下山的路把脚趾憋得很痛,鞋子前部比较软,这是必然的结果,爬山还就得穿底与头都比较硬的鞋子。不过既然无法改变的事情就不用再想了,想着痛只会感觉更痛,不想它说不定还能忘了痛。
下山依然有美丽的风景,拿起相机照像就是我的精神支柱,屏住呼吸按快门的瞬间我可以暂时忘却身体的疲惫、腿酸、脚痛。向导以他固有的节奏向下走着,我们则时快时慢,远远的跟在他后面。
下到草坡时,看到很多村民在放牛,牛儿们自由的吃草,村民们也很闲适,寂静的大山以他的宁静感染着周围的一切。村民看到我们时脸上带着欢迎的笑容,我们也高兴的与他们打招呼。向导也停下来休息,让马儿吃点草。
下到村子水源旁,不顾身体的疲惫,还是接了一瓶雪山水,留给将来的路上享用。
短暂的与向导告别后,装上行李,我们驱车向白水台方向前进!
白水台
到白水台的路上出了点小意外。车胎暴了,我们只好自己换轮胎。用千斤顶顶起车来之后,固定不住轮胎,吃力不稳,我们扭不下螺丝来。对面来了个拖拉机,说出钱帮我们换轮胎,答应了,路边拾起一根木头,卡住轮胎,吃力稳了,结果螺丝就这样拧下来了,其余的事情很简单,我们也都知道。唉,知识就是金钱,谁叫我们不知道拿木头来卡住车轮呢。
白水台是个风景秀丽的景区,我们渴望着找个干净舒适的房间,洗个澡,好好休息一下。
到白水台了,第一家旅店就出来人叫我们祝蝴那儿。问了,没标间,我们又转向另外一家看起来规模更大一点的旅店。还没停下车,一个人迎上来示意我们他那儿好,“自由我们这儿有电,其他家都没电,不骗你们”他自豪而又郑重的说着。不会吧,好不容易离开没电没通讯的哈巴村,这儿还没电呀!白水台的规模让我们大失所望,比哈巴村好不了多少,只好将就住下了。不能亏待自己,至少先大吃一顿,山上的条件比较差,嘴唇都起泡了,我们点了好多蔬菜。这是,发电机开始发电了,好几个服务员拿着手机充电器把插线板插得满满的,看上去很滑稽,这是个有手机但是没电的世界。问其中一个服务员“你们天天都这样来充电呀”服务员笑笑说:“不是呀,这段时间停电,好象电网出了点问题”听到这个服务员说的普通话还蛮标准的,我们以为她是外地来的。她却说她是本地人,还是纳西族的。我们便与她聊起来了,纳西族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文字,我们问她懂不懂,她不好意思笑笑说,有几个象形字还是认识的,其余的不大懂了,他说她表哥比较懂,我原来工作单位也有个纳西族的朋友,回忆起他说他也看不懂东巴文字。纳西民族的文化被强大的汉文化同化与涤荡着,正如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与欧洲文化的冲击下艰难的前行。她表哥便是这儿的店主,店主比较忙,我们没找到他。吃完饭了,没什么娱乐,她约我们去她表姐家坐坐,在这样的小村子里,大家都相互认识,而且很多还是亲戚。她表姐家人很简朴,待人热情,不在言语中,而在行动上。见我们去了忙着倒茶,然后切奶渣招待我们。奶杂味道酸酸的像酸奶的味道,不过是干的。我们说普通话,他们听得懂,但他们互相交谈我们却听不懂。
过会,我们又去吃了点烧烤,闲聊了一会,才知道她才刚来她表哥的旅店帮忙,以前去过很多城市打工,最后还是回到自己的小山村。看得出,她也不想在这个旅店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