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队毕业生。其学生人数多少,未见统计。
本期自1937年底南京迁校以来,最终确定以原成都分校改为本校校部的部署6续完成。分校各期学生皆奉命以成都本校教学要求统一施教。是时成都地区北较场、西较场、南较场、皇城遗址及外西草堂寺、青羊宫等地,均是本校学生的驻地。教学组织除扩编政治部,加强政治教育外,又添设军官教育队、恢复高等教育班、加设战术研究班、校尉官研究班、射击训练班、技术训练班和特务长训练班等,军事教育也相应完善。至此,经历近两年来流离播迁的艰难岁月,又而在抗战大后方开始正规生活、学习和训练的进程。在八年抗战,中输送大批军事人才。学生毕业后也大都分配到抗日前线。
第十五期
1937年1o月,军校当局以武昌为基地,继续大批招收爱国抗日青年,1938年1月1日入学,计1559人。先在武昌作入伍生受训三个月。是时因日军准备围攻武汉,形势吃紧。学生乃奉命转移重庆,璧山而进抵成都本校就学。计有步兵大队,炮兵大队,工兵大队和辎重兵队,通讯兵队分科训练,称十五期第一总队,并代训空军学生大队,计272人,194o年7月21日毕业,共计毕业生183第二、三、四、五、六、七、八总队属各地分校受训,亦相继毕业,总人数未见累计。
这成都本校校部虽然初步建成,传统的教学制度开始逐步恢复,但饮食;住宿、学习的设施尚处于艰辛苦难时期,所属校址除少数原有旧军营房是砖瓦房外,大多教室、食堂、宿舍仍是泥巴盖的草房。但在前方抗日战事隔歇之时,最高军政领导、校务委员和抗日将领也不时前来探望并作军事、政治演讲,激学生继承黄埔先烈的革命精神,树立打败日本侵略者、收复国土的必胜的信心。所以本期毕业生大都马停蹄奔赴前线,不少则参加远征军深入印度、缅甸作战,立下抗日战功。
第十六期
本期招生计分三个总队:第一总队,1938年1o月1o日入校,驻成都南较场,计第一、二、三大队、炮兵大队、工兵大队、骑兵队、辎重兵各一队,分科受训,194o年12月25日毕业,另代训空军学生97人,共计毕业生第二总队1939年1月1第一、二、三大队,主要培训步兵,1939年第三总队,19第一、二、三大队,主要接受适应抗战需要的政治教育和步兵教育。194o年4月毕业,计毕业生1165人,在学时间实一年。合计三个总队毕业生为4287人。
除直属本校的三个总队毕业生外,还有各分校同期培训的第四至第二十总队。这二十个总队总人人数虽无详确统计,却显示了抗战中的本校规模日大,师生众多,俨然恢复了昔日黄埔本校、南京本校的盛况,实际成了大后方培养抗日青年军官的大本营。194o年5月,本期举行毕业典礼也特别隆重。由蒋介石亲自主持,鸣放礼炮,举行阅兵,并向学生授以毕业证书和赠剑。还有党、政、军高等官员和宋氏三姊妹都联袂出席盛会和观礼。这个阵容成了全国团结抗日。的象征,对激励毕业学生奔赴抗日前线挥了重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第十七期
本期194o年初开始分批招生,计成都本校有三个总队:第一总队194o年4月15日开学,驻于成都本校西较场,计第一、二大队、炮兵队、骑兵队、工兵队、辎重兵队。在学时间两年,第二总队194o年5月6日开学,驻于四川铜梁,计1374人。下分三个大队,十二个中队。主要受步兵教育,第三总队194o年7月13日开学,驻成都北较场,计1o3o人。下分三个大队,九个中队,1942年2月15日毕业。三个总队毕业生共为3931人。
本期除属本校的三个总队之外,连同各地分校招收的学生多达第二十八个总队,分校校址广及四川、陕西、广西、贵州、湖北、云南、新疆、湖南和江西等,师生分布极广。时值1941年12月日本侵略者动的“珍珠港事变”爆,促成同盟国与轴心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展。我国战区从早期的节节失利,进而会合英、美盟军并肩对日作战,战局从此日见好转。该期学生毕业后,多开赴前线,参加抗日战争。
第十八期
本期自1941年初6续招生,直属本校的有两个总队:第一总队1941年4月1日入伍,计16oo人。因原校址不足,分驻于草堂寺、青羊宫等地。次年升学后才将步兵大队,工兵大队迁北较场,特科大队迁西较场。1943年第二总队1941年11月25日正式入伍,驻成都南较场,计1237人,分为步兵六队,骑兵一队,炮兵二队,工兵二队,辎重兵一队通讯兵一队,1943年1o月8日毕业。本期连同各地分校毕业学生共为十四个总队,七个独立大队和三个独立中队,包括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通讯兵及适应抗战亟需之兵种。其分校毕业总人数尚未见确切统计。
本期学生毕业之时,正是八年抗战进入第五、六个年头,全世界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已进入最后决胜阶段。从而本期学生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