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光明曲折的未来之路 18.中国足球后继乏人之忧
大连市政府、体委、各单位为此作出的努力也同样是不容抹煞的。大连踢球的孩子很多,而引导他们、组织他们、培养他们仅仅靠一两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
最负盛名的东北路小学多年来为国家队、辽宁队、大连队输送了150多名人才,盖增圣、盖增君、贾秀全、王涛等都是该校的学生。因此东北路小学被誉为“足球健将的沃土”、“足球明星的摇篮”。
大连足球一花独秀绝不是偶然现象。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下大力气实施。
首先,要着重于提高足球普及水平,会员协会、职业俱乐部和学校部门必须同步工作。足球运动员不可能单兵作战,独自成才。一支成长中的球队,每年需要进行不少于40——50场的正式经比赛。这样球队就应该存在于一个不少于十几支球队的大环境中。足球运动员的成才模式是星团式的,培养优秀足球运动员,需要规模经营。
我们也看到,足球人才培养是一个大有潜力可挖的市场,国外很多的半职业、业余俱乐部都以培养和出售年轻运动员来“维持生计”,这在客观上培养了大批年轻球员。而职业俱乐部进行梯队建设既可以充实自己的一线球队,又可以以出售球员壮大自己财力,因此干劲十足。虽然受博斯曼法的冲击,球员转会不再受高额转会费的限制,但鉴于中国足球现状,仍可在青少年球员转会时支付给培养俱乐部以培养费,使之有利可图。
在利益的驱动下,使更多的人投身到青少年足球事业中去。
其次要大力提高教练员水平。教练员历来是说也说不完的话题。中国教练水平低下中国足球久居低谷,徘徊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青少年时期正是成长的最关键阶段,而青少年足球教练却是中国足球的薄弱环节。很多运动员都是退役以后直接去教小孩儿,能传授给学生们的只是当年自己从教练那儿学来的东西,导致了中国足球的“近亲繁殖”。中国青少年足球教练都应接受专门的培训,时间或长或短,但至少要掌握基本的足球教学训练与比赛组织的方法。
有人将中国青少年足球称为中国足球的“希望工程”,听起来令人一震。
1995年,足协对女足和青少年足球投入42O万元。1996年,上升为64O万元。
这个数字对这么大一个国家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也不是没有钱,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有那么多有实力的商家竞价购买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的广告播放权,却只有一个健力宝公司资助中国青少年队留学巴西。后者花费不比前者多,广告效应决不经前者差。更何况,对于中国足球来说,这是功在千秋的义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足球的百年大计应以青少年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