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光明曲折的未来之路 18.中国足球后继乏人之忧
坛培养了以舒亚纳、福勒、萨顿等人为代表的1000名优秀青年球员。它尤其受到了那些经济实力不太强的俱乐部的欢迎,他们可以得到优秀的青年选手来补充自己的力量。至少,把这些新秀卖掉,可以赚一笔钱。
英国足总学校是英国青训计划的一个成功之处。它是一个两年“全职”的训练计划,16~18岁的优秀球员可以对它提出申请。
足总学校是球星的摇篮。他的负责人索克斯说:“足总学校的教练绝对是一流的,他们都有一种特殊的献身精神和敬业精神。这些教练明白他们是为英国足球的永恒利益工作,没有人会去计较个人得失。”如今活跃在英超联赛的天才少年差不多个个都是英国足总学校的出品。科学化的系训练,一流的师资和完善的教育系统使英国青训工作这一人才流水线成效显著。
对小球员要求严格是英国足球的一项传统,足总学校自然也不例外。它的宗旨是:不栽培不学无术的孩子,要保证每一个球员退役后仍可拥有一张学位证书赖以为生。因此它规定:首先,学员一定要完成某一程度的学业才能提出入校申请。这是为保证青少年进行专业训练前不致影响他的学业。其次,入校后的学生不集中住宿,离家较近的孩子回家,离家远的孩子被安排到一些愿意接纳他们的家庭中。这种做法是阿贾克斯俱乐部的翻版。他们认为,年轻孩子们不应生活在封闭环境里,足球也不就应该是他们人生的唯一内容。他们应该从家庭和社会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使自己终生受益。正因为这样,足总学校培养出来的球员具有相当的文化素质和极强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成长的道路上,来自足总学校的学员饱尝竞争的辛酸和苦涩。因此他们往往能够变压力为动力,舒亚纳是他们中的最好代表。他曾经摆脱来自费迪南和阿特金森的阴影走到阳光下,一跃成为英国队的第一前锋。欧文也是足总学校的学生,他14岁入校,经过近4年的专业学习和训练,足球水平大有长进,身体素质和心量承受能力都得到了极好的锻炼,17岁便入选利物浦青年队,又从青年队中脱颖而出进入成年队。
系统化训练和内部激烈竞争使脱颖而出的青年球员素质过人,也使意气风发的英雄少年层出不穷,这也是英国足球越来越受到世界瞩目原因。
在分布英格兰全国的足球俱乐部里,约有140个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1余名8~16岁的青少年参加足球训练。
中国职业联赛以来,大连万达队可以说是最风光无限的队伍。
大连匡正了几年来的一个偏颇:何必搞普及,何必搞少儿足球,只要有钱,好球员全买过来就是了。因为此路不通。
前卫寰岛队的队员来自全国的五湖四海,以金钱为纽带联系在一起,队员虽然是好队员,但球队始终不是好球队。
队员们从四面八方来淘金,虽然最具有职业足球气息,但缺乏集体荣誉感以及“乡土观念”。这样的队伍容易散。前卫俱乐部的人都说,前卫队是很奇怪的,比赛打顺了就势如破竹:但稍挫折,就会一盘散沙,溃不成军。
在一个缺乏足球基础的地方,仅靠金钱是不可能创造奇迹的。
国际足联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对足球事业发展、足球水平的提高产生决定影响的因素的是足球传统。欧洲职业足球的辉煌,正是建立在这个坚实的基础之上。
仅仅在几年前,广东还在为广东有四支甲A球队而沾沾自喜。而如今,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在探讨“南粤兵团溃败的原因”。
足球俱乐部的竞争在一定程度就是后备力量的竞争。足球俱乐部的战斗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备力量的培养。广东球队早在1995年就面临着问题,广东拥有四支甲A球队,可这四支甲A球队二、三线青年少年球队能否占到全国甲A球队的三分之一?
近几年来,广东足球一直都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新人出现,这不能不说是广东足球的悲哀。
后备力量不足当然有俱乐部的责任,但职业联赛也只开展了几年,把责任完全推给俱乐部也是不公平的。俱乐部需要优良的外部环境,行政机关的力量在青少年培养方面是不可缺少的。
在新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之前,广东的俱乐部仍然只能依赖于旧有体校培养输送人才。但是当体校的教练们发现,他们的职业队同行都已腰缠万贯,而自己却仅仅靠可怜的工资维持生活时,他们的不平衡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广州,体校教练在外兼职是很平常的事情,受损失的当然是他们的体校学生。
以盛产国脚而闻名全国的梅县近年来无声无息,经济发展的滞后阻碍了足球的发展,当年广东足球最大的人才供应基地几乎无人才可供。
而相比之下,中国的另一个国脚基地——大连还有一线生机。
大连人有其它地方难以比拟的足球空气,男孩子能踢球是英雄的象征。
而青少年的成长是需要一个好的环境的。
大连之所以建国几十年人才辈,除了足球传统悠久、球员先天素质良好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