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范围内,足球是仅有的几种最易于和商业联姻的体育项目之一,它也是最容易产生泡沫化倾向的体育项目。在职业足球俱乐部产生以后,足球成了继1992年海南“泡沫房地产”之后的又一次泡沫经济现象。
1994年开始的职业足球联赛,使中国走上了足球职业化的道路。足球滚入商界,商界也渗进体育,职业足球俱乐部就是相互渗透的“结晶”。足球开始影响经济,经济也开始影响足球,这是中国现代体育产业的开端,也是本轮“泡沫足球”的起点。
1994年甲级足球职业联赛的火爆显然是引发一切的“酵母”。
足球俱乐部在建立之初,在结构上还是未能摆脱前些年一直实行的体育与企业简单合作的模式,基本上还是企业掏钱赞助体委办球队。
当年,球员的工资比改革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最高也不过三、四千元。一支球队全年的开支最多就是几百万,而且并没有多少企业愿意出钱来赞助球队。只有少数目光深远的企业家开始涉足足球俱乐部。1994年天津队曾和摩托罗拉、康师傅等几家大公司联系赞助、广告事宜,但是他们都没有太大的兴趣,最后三星公司仅以150万就买下了天津队全部冠名及广告权。
出乎许多人意料,1994年中国足球联赛空前火爆。老球迷更加球迷,一些不是球迷的人也变成球迷或者半球迷。
体育热点变成商业热点。
于是,从1995年开始,商人们开始大量涌入中国足坛。他们深知,谁能在一项产业中抢先占据滩头阵地,谁就能在以后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实力强的企业抢甲A、甲B,实力弱的办足校。一时间,足球变成了稀罕之物,围绕着每支甲级队几乎都有几个竞争者。
这样几经周旋,胜利的老板“微笑”着走进足球俱乐部的大门。
好项目,投入就会有回报,这是一般性经营常识,再加上不绝于耳的国外足球俱乐部犹如印钞机般的轰轰烈烈的运转声,几乎使所有的人都相信,投资足球是能够赚钱的;更有人坚信投入得越多,回报越大。
于是许多俱乐部开始了投资竞赛。
1994年,大连万达队年投资8OO万人民币,这一数字在当时令其它甲级队羡慕不已。1995年大连万达俱乐部的投入增到1000万元之多。
到了1996年,甲A的投资进一步加大。每一支球队的投资都在1000万元以上。一直处于“温饱阶段”的济南泰山将军俱乐部因为在'95赛季表现良好,因此在'96赛季得到了领导及投资方的承诺。将1996年的投资额增加到1OOO万元。踌躇满志的主教练殷铁生去海埂一打听才知道,自己还是被财大气粗的其它俱乐部比在后面。大连万达、上海申花、广州松日等队的投资大约都在1500万到2000万人民币之间,其它各队的投资额也相仿。1997年一支甲A俱乐部的开支,一年最低也要2000万左右,这仅仅是可以公开的透明支出,而有一些隐性支出则是无人可知的。如买球员的签字费,打假球、收买裁判等的开支。
甲B队伍比甲A要省些钱,但如果要争一口气,冲击甲A,争取出线的话,那花出去的钱比甲A也少了多少。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乙级队,长春亚太的开支也近2000万左右,他们的钱主要是用来买球员。
球队的经济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球队的成绩。
先有深圳人创造了“深圳速度”,后有前卫寰岛队创造“寰岛晋级史”。
1995年前卫寰岛由乙级队晋级甲B,投入1500万元,这个价码相当于当年甲B球队领头羊深圳队的投入。1996年前卫寰岛冲入甲A,开销获得甲A联赛第五名,其帐面的支出超出了4000万元,这笔开销一点也不亚于冠军万达队。有人评价说:用甲B的球员打乙级队,用甲A的球员拼甲B,用甲A三甲实力的球员保组。前卫寰岛队在中国足坛写下了一篇“经济实力优胜论”的论文。1997年初前卫寰岛计划购买半支国家队(六个国脚),当然,也许按他们的经济实力,购买整支球队也能做到的。
有钱好办事,这在足坛是不争的事实。
天津队曾因有时捉襟见肘,影响了队伍的成绩。
1993年天津月季花广告公司与天津市体委签订合同,每年向球队投入2OO万元,合同期10年。有个队员很快就算了一笔帐,发现俱乐部不能为球队提供正常的运作保证,反而是足球队在养活俱乐部。
帐是这样算的:月季花广告公司并无实体,它是以出租天津民园体育场周围房屋来盈利的。据说盈利可达2OO多万元。三星公司每年向运动队提供200万元,属赞助性质:体育场的广告收入有1OO万元,中国足协提供甲A费用也近1OO万元,加上门票1OO万元的收入,一共可在5OO万元。假如排除月季花广告公司做为后盾,队伍一年也有5OO万资金,也不算少。有了俱乐部,非但不见水涨船高,而是两手空空。一名队员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