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沧桑九十年(一个外交特使的回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在劫难逃:文革中的中国外交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国内闹“文革”,使馆在劫难逃外国友人说:“中国疯了!”

    1966年初我在尼泊尔当大使时,接待了国内派来的中国文化代表团,照例他们要向使馆汇报并介绍国内情况。团员严文井同志与我早就认识,我们交谈时他说国内今年将发生大的运动与变化,主要是指向文化界的。

    我当时并没有十分注意,但我知道文化界是是非之地,从开国以来批判《清宫秘史》电影开始,似乎年年有事,而且还涉及到思想、政治问题。谁知在1966年从春季始一个运动接一个运动,先是批《海瑞罢官》,接着批《三家村札记》,批吴晗,5月间即发出“五一六”通知,成立文化革命小组,批“二月提纲”,随即由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刊登评三家村札记与《燕山夜话》,说他们是反党反社会主义集团,从此一场政治大运动的腥风血雨迅速遍及全国。5月在北大聂元梓等贴出第一张大字报,6月陈伯达进驻《人民日报》发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社论,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发动起来了。在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十六条”,确定斗争目标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批判反动学术权威,方法是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四大”。接着改组7党的领导,林彪成了唯一的副主席。毛泽东亲自发动,全国红卫兵运动风起云涌,弄得我们在国外不知所措,许多外国友人说中国是疯了,的确中国是疯了。

    驻巴大使章文晋,第一个受冲击的大使

    外交部除了根据“十六条”指示在国外使馆不搞“四大”外,别无通知或指示。本来驻外使馆不搞“文化大革命”,更不搞“四大”,但我驻巴基斯坦大使馆首先闹起“四大”,由该馆的武官作后盾,伙同一些下级外交官和事务工勤人员组成战斗队,贴大字报、“破四旧”、攻击大使章文晋。

    他们使馆一闹波及其他使馆,我们驻尼使馆也要闹革命,“搞四大”,先从“破四旧”开始。“破四旧”不只是破掉馆内现有的古玩、文物、字画,说通通是旧封建的东西一律要砸毁,还要对外交方面一些作法也要破,说尼泊尔国家贵族都是封建主义要不理他们,使馆要同尼泊尔平民百姓交往。对于前者我尽力说服馆内的自命造反派不能乱砸乱毁,这些都是中国文化传统要珍惜。对于后者的主张坚决反对,不许损害国家的对外政策。不久外交部来电要调使馆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人回国参加“文革”学习运动,三个月或半年一期轮训,于是我馆先调了约二分之一的人回国。

    临行前我根据整党时抢救运动的经验私下告诉伍仪瑜,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实事求是,不乱起哄,不乱承认或否认什么,一定要沉住气,顶住任何压力。她很坚强,后来证明她在“文革”中的表现是好的。我国在尼泊尔援助修公路、砖瓦厂。皮革厂的技术行政人员约上百名,他们若是要闹起“四大”、“破四旧”等,不但援助工程受损失,而且会牵涉到尼泊尔方面,因为他们也有工程技术和行政人员,特别是众多的尼泊尔工人,若把这些人也带动起来,那就天下大乱了。所以我会同我馆负责管理援助工程的经济参赞李步霄及其他负责人竭力说服和防止他们搞“四大”。还好,这些援助人员素质都很好,顾大局、识大体,不但没有搞什么“文革”,还积极努力把中尼公路提前修通。继中尼公路之后尼泊尔接着要我们援助其修加德满都到博克拉的公路,这是一条越过不少横断山脉,跨越大河,许多外国都不愿问津的工程,但这条路对沟通尼泊尔首都与西部山区极为重要,对于维护尼国的统一,开发尼国西部山区的资源都是必需的,中国政府同意了,我在离开尼泊尔前主持了这条路的开工典礼。

    中尼友好也受到冲击

    中尼两国关系是友好的,但也出了些问题。那是在1967年初,中国因“文化大革命”,喊出了打倒各国反动派的口号,把印度也算在各国反动派之列,国内造反派要打倒印度反动派,围攻印度驻华使馆,引起了印度的反响,于是印度出现了反华热潮,也围攻中国大使馆,打了大使馆人员。国内下令驻印大使馆人员撤退回国,但印度与中国无直接通航,只能由印度飞加德满都再转孟加拉回国。就是在我们接待驻印使馆回国的二三十人时,我大使馆和援尼人员近百名拥至机场,要举行盛大的欢迎红色外交战士的仪式,要大闹印度驻尼使馆,要贴大字报和开反印大会。就是说要把国内“文化大革命”的那一套搬到尼泊尔来搞。那当然是不行的。尼泊尔是一个主权国家,我国一贯尊重其独立、主权,尼同印度又是友好国家,我们怎么能在尼泊尔国士上特别是影响国际观瞻的飞机场搞国内那一套。我赶紧去了机场同他们那帮激进分子商谈阻止其行动。最后在我的说服下,以我同意在他们欢迎时允许喊口号为条件,他们就不再开大会了。当飞机着陆时,我驻印人员下机时,由我去接他们,我驻尼人员列队高呼欢迎口号。原来说好不喊反印口号,但当时禁止不住,一时间反对印度反动派的口号声大起,我也无法禁止。这就造成了极不好的影响,尼泊尔机场官员极为不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