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邓小平政治评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改革的基础(1979—1984)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中选出未来有希望的领导人,并取消干部终身制。

    这些建议均与邓小平关于党的纪律和建立党内民主的远见相关联。(36)“文化大革命”中个人化的武断政治被以集体领导、讨论、争议为基础的体制所取代。根据邓的观点,共产党应该接受不可避免发生的错误并努力减轻其造成的后果。邓回顾起来认为,三中全会后的这段时间领导班子内部没有发生激烈的争论,并强调正确的政策只有通过尝试和错误包括某种冒险才能产生,因为“没有人在一开始就能保证他们的思想百分之百的正确”。(37)

    以邓的观点来看,纪律的问题应该在党内解决,为此三中全会设立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1982年的中共第十二届代表大会上,选举出了由陈云领导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于党员个人和党内政治表现的规定,在1980年通过的《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进行了详细论述。(38)最重要的一点是邓坚持认为党内事务应在党内解决,他不同意毛在五十年代搞“大民主”的意图。

    邓的政治改革计划的最后一项是鼓励党领导下的民主。邓认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项计划都很重要。他强调需要调动社会上个人和集体的积极性,尤其是邓着意在经济现代化的事业中,重新重用知识分子——“文化大革命”中被斥为“臭老九”。在1979年明确宣布“四项基本原则”时,却对民主进行了一些限制。从而使再开放的社会也不能威胁到共产党的领导。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的政治改革计划是他对中国的未来高瞻远瞩的一部分。在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他把这形容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尝试。除了政治和经济改革,邓的远见还放在了更积极的外交政策上。邓具有一定限制的“开放政策”,目的就是让中国走向世界,也让世界走进中国,从而有助于经济现代化的实现。

    “开放政策”的一个明确标志就是经济特区。开始在广东省(深圳、珠海和汕头),后来在福建省(厦门),然后在海南岛(1988年)都建立了经济特区。1984年初,有人对经济特区的出现表示怀疑,主要因为这些地方被认为是“精神污染”的进门渠道。然而,邓的干预具有决定意义。

    邓一方面希望中国成为国际经济秩序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感,并力争执行真正独立的外交政策。邓在八十年代会见外宾时,特别是会见来自共产主义东欧的外宾时,几乎每一次都要对他们说,并且措辞往往一样——据说基辛格把邓称为“脾气不好的小个子”(39)——谁也没有权利干涉中国的内政,因为每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这个观点使邓在七十年代末进一步密切了与美国的合作关系,与苏共也建立了较好的关系。

    没有迹象表明美国曾想对中国发号施令。似乎更有可能的是,邓牢记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中苏关系的经历,因为当时他个人曾卷了进去,也吸取了过分依赖同盟国的教训,因而邓总是把七十年代后期的中美密切关系看成是暂时性的。(40)然而,在1979年那次他对美国著名的出访之后——当时除了其他活动,他还在一次野外宴会上,戴着一顶很大的帽子,在电视上露了面——他采取了果断的行动,以确保避免过分依赖苏美这两个超级大国。整个八十年代,他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反复斟酌他对中共——苏共恢复关系所提出的条件,条件主要是要互相承认平等和独立。这点也并不完全是针对苏联提议的答复。也许是出于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的历史责任感。他似乎对欢迎戈尔巴乔夫1989年5月的来访感到很骄傲。(41)

    邓的民族主义也更明显到家了。在边境战争之后,1979年初在对越作战的决策上邓起了多大作用是鲜为人知的,不过好象他参加了那次最终决策的会议。(42)

    邓参与了关于香港未来的谈判,“一国两制”的政策也主要归功于他。在这个标题下,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意香港的社会和政治制度,虽然明显不同于中国其他地方,但可以继续存在,甚至在中国收回香港主权之后仍可继续存在。关于香港的这项协议当然本身就足以算是一个经济和政治的目标,不过当时邓所追求的更大的目标是台湾。

    直到1984年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概念仍然存在一定的限制,主要是因为改革几乎没有触及到城市经济。随着1984年10月召开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这一状况才得以改变,这次会议决定把改革的重点转到城市经济和更复杂的经济方面来。(43)甚至在改革时代更早些的时候,经济政策的这种发展趋势就首先由陈云而不是邓小平提了出来。陈云把关于进一步调整经济的关键性报告提交给全体会议,这份报告实质上也就表明了一种经济管理将由直接参与变为实行宏观经济控制的经济未来。陈云在鼓励更显著更深远的经济改革,同时,他对其产生的政治和社会结果,更为小心谨慎,并强调有必要控制潜在的现代化中出现的过火行为。(44)邓对现代化带来的广泛的结果很关注,再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