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事阿祥都亲眼瞧见的。
“我亲眼瞧见的,那小伙子还规规矩矩地送那个箱子到后面,嘴里嘟哝些什么。”
不过阿祥不知道那小伙子到底写了诗没有。
“他说他还得泻什么屎,我可没瞧见他泻。”
“那脖子上的圈子呢?”小焦睁大着眼问他。
阿祥愣了会儿就叫起来:
“埋进去啦,那圈子!”
“真是!银的哩!”
“也许铜的。不过……不过……”
“唔,总得值什么几个……几个……”
“唵。唔。”
又到了晚上。
天上有了几片云,连天河也瞧不见。
这回有三个人爬进篱笆。
小焦紧跟着阿祥。阿祥象在自己家里似的那么熟。
新娘站在前面一点:把风。
阿祥弯到一棵小树的后面去。
“这儿这儿!”
一根木标。
他们用尖石头挖着土,不叫放出一点声音。汗水往黄土里直滴。
风吹着树叶响,小焦可一点不怕。
挖呀挖的,忽然发出一种沉重的声音:这是木箱。
他们拿手掘。指甲里填满了土,指甲缝发胀。
“有钉哩,妈的!”
木箱钉着钉。盖子怎么也扳不开。小焦又摸起那块尖石头插进缝里去。他咬着
牙,出气也不叫出一点儿声响,就喘得更厉害。
“开了点儿啦。用劲!”
阿祥两手就更使劲地扳那盖子。膀子用力得颤起来。
格达!——开了一只角。
两个害怕地四面瞧一下:黑的。
其余的钉子可就好对付了:手扳着容易用得出力气来。他们竟能一响也不响拔
出了三根钉。
手指疼得不大灵活起来。可是不能停。
阿祥扳着那盖子,小焦把左手伸了进去。
一阵沙沙的响。地下的小虫子马上停住了叫声。只有外面的蛤蟆倒起劲地嚷了
起来。
有人么?——阿祥猛地掉过脸去,可是什么也瞧不见。
小焦满不在乎地摸着:手抓着了那个圈子——冷的。那狗脖子比以前细小了点
儿,圈子就枪了一圈。
“摸着了么?”
“摸着了。拿不出来,可是。”
拿不出来:它的脑袋比那圈子大得多。
小焦把右手也伸了进去。左手捺着那脑袋,右手抓着圈子往上面脱。
不成。
一股冲鼻子的臭味儿打扳开的缝里往外迸。
轻轻的一阵脚步响:他们一听就知道这是如意。
“掏着了么?”
小焦没答。
“没哩,”阿祥咬着牙轻轻他说。“你干么走过来?”
“如意你还是去把风,别让他们……”
“真是。我怕。”
老是一会又有什么声音,一会又没有;又象是脚步响,又象不是。
阿祥害怕地东瞧瞧,西瞧瞧。
可是小焦专心地在对付那圈子。
“总得把它那脑袋割下来才成。”
如意紧紧地挨着小焦,她睁大眼睛瞧着前面黑的……
突然——擦擦擦!
突然——一道光掠过来!
“哈哈哈,三个哩!”
七手八脚把他们三个抓住。他们三个的眼睛给光刺得睁不开。
“送到公安局去!”——那光头发小伙子的声音。
新娘新娘和阿祥——象木头似地站着。身上五颜六色的。汗臭和着木箱里的味
道到处弥漫着。他们的手指疼得发麻,就轻轻地抓着拳。
“跟我走!”
地下那些影子就笨笨地移动起来。
原连载于1933年9月9日、16日
《生活》周刊第8卷第36、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