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由于冰雪的反射率高(平均反射率70%,新降雪80%,亮冰90%以上)。在高山上,一见了雪,必须马上戴太阳镜。我们93年和台湾队员一起登珠穆朗玛,其中一个队员虽然是户外专家,经常带大家去登山,偏偏就是他自己得了雪盲,因为他是近视眼,用的是套的墨镜片,只带了一副,在山上摔了一跤就没了。他还不承认是雪盲,只说是进了砂子,眼红,风一吹,又是疼,又是流眼泪。其实这就是雪盲,雪盲的症状之一就是像眼睛里揉进了沙子。
所以大家要牢记住,见了雪必戴眼镜。尽管雪盲没有后遗症,但会影响本次登山。有经验的登山者,都有备用眼镜,以防万一,宁可多带一点,累一点,也不要因此上不了山,白来一趟。
补充一点,紫外线的强度,基本上是倍数比较。在武汉海拔23米,基本为平原。以之为一,????是13×1.59倍,非常利害,除了雪盲以外,还能引发口唇疱疹,日光性皮炎,对整个机体的适应能力和适应状态都有影响。
低温的影响
在高原上,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平均降低0.56度,而且高原地区,温差很大。
人的体温降到35度时,整个处于低温状态,所有生命器官,包括心、肺、肝等器官,???温度降到25度时,不能进行新陈代谢,心脏停博。此时,呼吸还有一点。如果碰到这种情况,不要以为此人已经死了,功能虽然没有了,但假如时间短,还是能救治的。
风的影响
一个是压力(推力)的影响,表现在增加体力消耗,使登山者很累,体力消耗很大,花很大力气克服风阻力。另一个方面和温度有关系。我们一般说的温度是不受纬度,不受风速的影响的计算出来的温度变化,实际上风对温度影响极大,可以是人的皮肤迅速散热,表面的实际温度极剧下降,我们所见的冻伤里面有很大一部分,不是因为室外温度低,而是因为风大。65年在珠训练的时候,风很大,人就象放在低温实验室快速降温,你能看着没有保护的鼻子迅速发白,发青,发黑,非常快,就跟实验室里就把兔子脚放在液氮里类似。登山冻伤防护上很重要的一点是避风,不能被直吹,要戴围巾,帽子,手套等等防风。另外,遇到大风,要会躲避,藏到安全处,实在找不到,也要背对风。实际温度等于实际的气温加上系数乘上风速,和风的关系很密切。
风速最大级是12级,29米/秒以上就是12级(风的分级一共只有12级)。珠峰的顶峰风很大,在8100米大风能把人和帐篷吹走。珠峰地区一年平均风速是50米/秒,夏季15米/秒,冬季45米/秒,最大为105米/秒,春季20-30米/秒。
湿度的影响
湿度随高度增高而减少,越往上走越干燥,到4000米,相当于海平面湿度的17%,到了6000米相当于海平面5%,到了8000米是1%,非常干燥,人会觉得很难受,。
雷暴的影响
新疆地区电离活动比较多,那里的登山者身上的金属物会闪闪发光(很好看),就是电离感应的作用,(如果真有雷暴,就不会是好看,而是好惨的事了)。在纬度较低的西藏,雷暴不常发生。
以上我介绍一下高山环境特点,作为对高山病的背景知识。
第二,高山?⒉≡?蚝突??
高山病主要病因是缺氧,其它原因较次。氧是人类生存和发育成长基本条件之一,所以高山缺氧势必会造成人体各种功能障碍,加重结构的损害,从而产生各种疾病。
在缺氧条件下,人体以增加摄氧量和细胞的供氧量,同时以组织细胞提高利用氧的能力,来克服和减少缺氧带来的伤害,也就是机体对缺氧产生了适应能力。缺氧的程度加重,超过体能限度,就会产生高山病。高山病的发病过程,也就是适应与不适应此消彼长的发展过程,也就是环境缺氧和人体抗缺氧能力之间,从不平衡到平衡,再进入新的不平衡,最后建立最脆弱的新平衡。只要缺氧程度不断加重,最后一定会发生高山病。
缺氧对机体的影响,综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能量代谢。人体的能量的产生,是由各种营养物质转为糖,进入循环,最终进入各种细胞、化为ATP,供给人体使用。糠代谢本身是有氧反应,所以在缺氧情况下,会造成ATP的缺乏,也就是细胞供氧的缺乏,会造成能量不足,细胞会病变,坏死。
大脑缺氧的早期,轻度情况下,人处于兴奋状态,我们经常可以登山时看到,有些平常比较腼腆的人到山上变得很大胆,话也敢说了,事也敢做了,原来很谦虚的人在山上可以变得很狂妄了,很会吹牛,在某种情况上,缺氧会导致心理变化,大脑皮层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人表现的张扬亢奋。然后,如果缺氧进一步加重,大脑皮层受到抑制,这时人比较郁闷,很受压制(听众大笑),沉默寡言的更严重,还有会幻听,幻视。有个叫吴综月的,75年为了完成任务,尽管他适应并不好,还是坚持到了8000米时,他出现了幻视,看到了喇嘛庙。另外人走路不太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