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柔在史馆未久,逢勒成之际,志存偏党。《魏书》
中与其内外通亲者并虚美过实,深为时论所讥焉。
冯伟,字伟节,中山安喜人也。身长八尺,衣冠甚伟,见者肃然敬惮。少从
李宝鼎游学,李重其聪敏,恒别意试问之,多所通解,尤明《礼传》。后还乡里,
闭门不出将三十年,不问生产,不交宾客,专精覃思,无所不通。赵郡王出镇定
州,以礼迎接,命书三至,县令亲至其门,犹辞疾不起。王将命驾致请,佐史前
后星驰报之,县令又自为其整冠履,不得已而出。王下厅事迎之,止其拜伏,分
阶而上,留之宾馆,甚见礼重。王将举充秀才,固辞不就。岁馀请还。王知其不
愿拘束,以礼发遣,赠遗甚厚,一无所纳,唯受时服而已。及还,终不交人事,
郡守县令每亲至其门。岁时或置羊酒,亦辞不纳。门徒束修,一毫不受。耕而饭,
蚕而衣,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竟以寿终。
张买奴,平原人也。经义该博,门徒千馀人。诸儒咸推重之,名声甚盛。历
太学博士、国子助教,天保中卒。
刘轨思,渤海人也。说《诗》甚精。少事同郡刘敬和,敬和事同郡程归则,
故其乡曲多为《诗》者。轨思,天统中任国子博士。
鲍季详,渤海人也。甚明《礼》,听其离文析句,自然大略可解。兼通《左
氏春秋》,少时恒为李宝鼎都讲,后亦自有徒众,诸儒称之。天统中,卒于太学
博士。从弟长暄,兼通《礼传》。武平末,为任城王湝丞相掾,恒在京教授贵
游子弟。齐亡后,归乡里讲经,卒于家。
邢峙,字士峻,河间鄚人也,少好学,耽玩坟典,游学燕、赵之间,通
《二礼》、《左氏春秋》。天保初,郡举孝廉,授四门博士,迁国子助教,以经
入授皇太子。峙方正纯厚,有儒者之风。厨宰进太子食,有菜曰“邪蒿”,峙命
去之,曰:“此菜有不正之名,非殿下所宜食。”显祖闻而嘉之,赐以被褥缣纩,
拜国子博士。皇建初,除清河太守,有惠政,民吏爱之。以年老谢病归,卒于家。
刘昼,字孔昭,渤海阜城人也。少孤贫,爱学,负笈从师,伏膺无倦。与儒
者李宝鼎同乡里,甚相亲爱,受其《三礼》。又就马敬德习《服氏春秋》,俱通
大义。恨下里少坟籍,便杖策入都。知太府少卿宋世良家多书,乃造焉。世良纳
之。恣意披览,昼夜不息。河清初,还冀州,举季才入京,考策不第。乃恨不学
属文,方复缉缀辞藻,言甚古拙。制一首赋以“六合”为名,自谓绝伦,吟讽不
辍。乃叹曰:“儒者劳而少工,见于斯矣。我读儒书二十余年而答策不第,始学
作文,便得如是。”曾以此赋呈魏收,收谓人曰:“赋名六合,其愚已甚,及见
其赋,又愚于名。”昼又撰《高才不遇传》三篇。在皇建、大宁之朝,又频上书,
言亦切直,多非世要,终不见收采。自谓博物奇才,言好矜大,每云:“使我数
十卷书行于后世,不易齐景之千驷也。”而容止舒缓,举动不伦,由是竟无仕进。
天统中,卒于家,年五十二。
马敬德,河间人也。少好儒术,负笈随大儒徐遵明学《诗》、《礼》,略通
大义而不能精。遂留意于《春秋左氏》,沉思研求,昼夜不倦,解义为诸儒所称。
教授于燕、赵间,生徒随之者众。河间郡王每于教学追之,将举为孝廉,固辞不
就。乃诣州求举秀才。举秀才例取文士,州将以其纯儒,无意推荐。敬德请试方
略,乃策问之,所答五条,皆有文理。乃欣然举送至京。依秀才策问,唯得中第,
乃请试经业,问十条并通。擢授国子助教,迁太学博士。天统初,除国子博士。
世祖为后主择师傅,赵彦深进之,入为侍讲。其妻梦猛兽将来向之,敬德走超丛
棘,妻伏地不敢动。敬德占之曰:“吾当得大官。超棘,过九卿也。尔伏地,夫
人也。”后主既不好学,敬德侍讲甚疏,时时以《春秋》入授。武平初,犹以师
傅之恩,超拜国子祭酒,加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领瀛州大中正,卒。赠开
府、瀛沧安州诸军事、瀛州刺史。其后侍书张景仁封王。赵彦深云:“何容侍书
封王,侍讲翻无封爵。”于是亦封敬德广汉郡王。子元熙袭。
元熙字长明,少传父业,兼事文藻。以父故,自青州集曹参军超迁通直侍郎,
待诏文林馆,转正员。武平中,皇太子将讲《孝经》,有司请择师友,帝曰:
“马元熙朕师之子,文学不恶,可令教儿。”于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