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命历序》一日。昭公二十年,《春秋左氏传》二月己丑朔日南至,准《命历
序》庚寅朔旦日至。张宾历,天正庚寅朔冬至,并合《命历序》,差《传》一日。
张胄玄历,天正庚寅朔,合《命历序》,差《传》一日;二日辛卯冬至,差《命
历序》一日,差《传》二日。宜案《命历序》及《春秋左氏传》,并闰余尽之岁,
皆须朔旦冬至。若依《命历序》勘《春秋》三十七食,合处至多;若依《左传》,
合者至少,是以知《传》为错。今张胄玄信情置闰,《命历序》及《传》气朔并
差。又宋元嘉冬至影有七,张宾历合者五,差者二,亦在前一日。张胄玄历合者
三,差者四,在后一日。元嘉十二年十一月甲寅朔,十五日戊辰冬至,日影长。
张宾历合戊辰冬至,张胄玄历己巳冬至,差后一日。十三年十一月己酉朔,二十
六日甲戌冬至,日影长。张宾历癸酉冬至,差前一日,张胄玄历合甲戌冬至。十
五年十一月丁卯朔,十八日甲申冬至,日影长。二历并合甲申冬至。十六年十一
月辛酉朔,二十九日己丑冬至,日影长。张宾历合己丑冬至,张胄玄历庚寅冬至,
差后一日。十七年十一月乙酉朔,十日甲午冬至,日影长。张宾历合甲午冬至,
张胄玄历乙未冬至,差后一日。十八年十一月己卯朔,二十一日己亥冬至,日影
长。张宾历合己亥冬至,张胄玄历庚子冬至,差后一日。十九年十一月癸卯朔,
三日乙巳冬至,影长。张宾历甲辰冬至,差前一日,张胄玄历合乙巳冬至。
又周从天和元年丙戌至开皇十五年乙卯,合得冬夏至日影一十四。张宾历合
得者十,差者四,三差前一日,一差后一日。张胄玄历合者五,差者九,八差后
一日,一差前一日。天和二年十一月戊戌朔,三日庚子冬至,日影长。张宾历合
庚子冬至,张胄玄历辛丑冬至,差后一日。三年十一月壬辰朔,十四日乙巳冬至,
日影长。张宾历合乙巳冬至,张胄玄历丙午冬至,差后一日。建德元年十一月己
亥朔,二十九日丁卯冬至,日影长。张宾历丙寅冬至,差前一日,张胄玄历合丁
卯冬至。二年五月丙寅朔,三日戊辰夏至,日影短。张宾历己巳夏至,差后一日,
张胄玄历庚午夏至,差后二日。三年十一月戊午朔,二十日丁丑冬至,日影长。
张宾历合丁丑冬至,张胄玄历戊寅冬至,差后一日。六年十一月庚午朔,二十三
日壬辰冬至,日影长。张宾历合壬辰冬至,张胄玄历癸巳冬至,差后一日。宣政
元年十一月甲午朔,五日戊戌冬至,日影长。两历并合戊戌冬至。开皇四年十一
月己未朔,十一日己巳冬至,日影长。张宾历合己巳冬至,张胄玄历庚午冬至,
差后一日。五年十一月甲寅朔,二十二日乙亥冬至,日影长。张宾历甲戌冬至,
差前一日,张胄玄历合庚辰冬至。七年五月乙亥朔,九日癸未夏至,日影短。张
宾历壬午夏至,差前一日,张胄玄历合癸未夏至。十一月壬申朔,十四日乙酉冬
至,日影长。张宾历合乙酉冬至,张胄玄历丙戌冬至,差后一日。十一年十一月
己卯朔,二十八日丙午冬至,日影长。张宾历合丙午冬至,张胄玄历丁未冬至,
差后一日。十四年十一月辛酉朔旦冬至。张宾历合十一月辛酉朔旦冬至,张胄玄
历十一月辛酉朔,二日壬戌冬至,差后一日。建德四年四月大、乙酉朔,三十日
甲寅,月晨见东方。张宾历四月大、乙酉朔,三十日甲寅,月晨见东方,张胄玄
历四月小、乙酉朔,五月大,甲寅朔,月晨见东方。宜案影极长为冬至,影极短
为夏至,二至自古史分可勘者二十四,其二十一有影,三有至日无影。见行历合
一十八,差者六。旅骑尉张胄玄历合者八,差者一十六,二差后二日,一十四差
后一日。又开皇四年,在洛州测冬至影,与京师二处,进退丝毫不差。周天和已
来案验并在后。更检得建德四年,晦朔东见;张胄玄历,五月朔日,月晨见东方。
今十七年,张宾历闰七月,张胄玄历闰五月。又审至以定闰,胄玄历至既不当,
故知置闰必乖。见行历四月、五月频大,张胄玄历九月、十月频大,为胄玄朔弱,
频大在后晨,故朔日残月晨见东方。
宜又案开皇四年十二月十五日癸卯,依历月行在鬼三度,时加酉,月在卯上,
食十五分之九,亏起西北。今伺候,一更一筹起食东北角,十五分之十,至四筹
还生,至二更一筹复满。五年六月三十日,依历太阳亏,日在七星六度,加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