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此间的少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全文 全文阅读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此间的少年》简介

    《此间的少年》是以金庸小说人物为基础的同人小说,用作者江南的话说,

    “《此间》中使用的人名无一例外出自金庸先生的十五部武侠小说??但是,无论这

    个故事中的人物叫什么名字,他们都不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江湖英雄和侠女,他们更

    贴近于曾经出现在我身边的少年朋友们,而《此间》,也是一个全新的故事。”

    这是一个讲述我们熟悉的大学生活的故事,以宋代嘉佑年为时间背景,故事发生

    的地点在以北大为模版的“汴京大学”,登场的是我们同样熟悉至极的乔峰、郭靖、

    令狐冲等大侠,不过在大学里,他们和我们当年没有什么不同,早上要去跑圈儿,初

    进校门的时候要扫舞盲,有睡不完的懒觉,站在远处默默注视自己心爱的姑娘??在

    这个学校里,郭靖和黄蓉是因为一场自行车的事故认识的,而这辆自行车是化学系的

    老师丘处机淘汰下来的,杨康和穆念慈则从中学起就是同学,念慈对杨康的单恋多年

    无果,最后选择的人却是彭连虎。脑中存着金庸小说先前的印象,再徜徉于这样全新

    的故事中,是一种双重的温习,而这双重的回忆最后归结为一点,便是我们那一段或

    者年轻的朋友正在经历的,轻狂无畏的少年时光。我们在这里种下自己最初的爱情,

    错过最初的缘份,经历着自己光辉灿烂的荣耀和黯然神伤的挫折,然后从这里走开,

    永远走进了成年。

    这是一本引人入梦的书,一本让我们在不知停歇的劳顿中稍息的书,一本掩卷后

    轻叹一声却又心满意足的书。

    2

    序印证的乐趣

    /李树波

    我读完金庸小说的收获是从此有了门户之见。某某口齿伶俐,睚眦必报,是慕容

    家的:以子之术,还治彼身;某某行文灵动,充满精英色彩,想是黄家的落英缤纷掌

    一路;某某的表现水准落差之大,有如段誉的六脉神剑。精神世界里有了金庸这座花

    果山,常使我胡思乱想,如猢狲上下攀缘,到处采摘引证的乐趣。

    人的左脑管理智、现实、逻辑,右脑管感觉、形象、记忆。我是用左脑读金庸,

    上网后知道,另一半人用右脑读金庸。程灵素,黄蓉,杨过,乔峰??总是BBS里最

    热的话题,不必多说,提一个名字,便有雾般感受涌上来。这些虚构的人物已经和某

    一代人的青春编织在一起,难解难分,不论单独谈哪一种,总使人意犹未尽。

    2002年春天,我开始读一篇传说中的绝妙好文,从此陷入了难堪的等待。像等待

    着一群沉睡在记忆中的朋友,被一个个的复活。你不知道接下来江南——这个顽皮的

    作者会叫出哪一个,也不知道在这一世他或她有什么样的命运。而在汴京大学里,校

    园的风声、饭堂的泔水味、寂寞的操场、焦急的等待,都被复活了。不必等到逢五年

    或者十年的同学聚会,在蓄意喝下许多白酒后,等待滑过胸口的那一滴惆怅——江南

    是一个解人。

    奇怪的是,回忆起来味道最好的,往往不是真事。也许回忆的魅力正在于虚构,

    而回忆往往从“如果”开始。

    3

    楔子

    又是汴梁的秋天,积累了整整一个春夏的枝叶悄然凋零,几片落叶的背后,是二

    胡嘶哑的弦歌。

    秋天是操琴的天气。很久以前,教莫大胡琴的师傅说:“春宜绘墨,秋宜操

    琴。”莫大那个时候还年轻,不理解,师傅也不多解释。后来经历的风霜多了,莫大

    才觉得领悟了。原来春水春树这种一时繁华的东西最该入画,否则就流逝了,一时好

    景色,过去就追不回来。而秋愁如此,最是消磨意气,惟有以胡琴的两根枯弦唱出来

    才略可慰藉。所以风雅苍凉如莫大者,一到秋来时,纵然是《凤求凰》这种曲子也不

    由得萧瑟悲凉起来。

    不过这个观点得不到莫大师娘的首肯,根据莫大师娘的意见,莫大和他师傅都是

    村上有名的懒虫,春秋两季农忙的时候总是偷懒不肯下地干活,于是就会抱着胡琴跑

    到附近的山头上打发打发时间。而莫大师傅那句话只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和春思秋

    悲这种深奥的情绪扯不上半点关系。

    莫大说:“可为啥师傅一定说春天画画秋天拉琴呢?”

    师娘说:“你也学了那么多年了,怎么一点不长进?老鬼的意思是讲春天天气太

    湿磨墨方便,秋天琴弦比较干,拉起来高兴。”

    于是莫大很惆怅,不知道是自己错了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