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日之白眼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四章 马蜂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正午时分,刘永植再一次带着200多人,从第二道阵地居高临下向第一道阵地反扑。

    英印军分成前后两队,前队一路上没看到任何敌军。当他们到达北塔山附近后,三个英**官爬上山去,想观察下敌方的情况,结果刚刚爬上山顶就被击毙。德**号响起来,埋伏的德军发动突然袭击,印度士兵们掉头就跑,扔下跳脚大骂的英**官,结果12名该团的英**官被打死。梅根上尉正在该团,他试图制止士兵们的溃逃,一个印度军官干脆拔出军刀砍他,他不得不自卫打死他。

    德国人的第一击就导致了英印军伤亡300人,其中大多数是军官和军士。印度士兵是如此恐慌,100多名印度士兵集体趴在一个烂泥塘里,其中一个步枪走火,100多人一哄而散,直接一口气跑回到出发地,跳到海水里面蹲着只露出头来。

    此次消灭英印军,刘庆斌并没有自己的人出面。日本人干的是一锤子买卖,只想趁德国无力顾及远东从德国人身上占点便宜,打就打了。可英国人就不一样了,一战才刚刚开始,后面打交道的机会还多。再说了,他还要从英国人身上发战争财呢,所以不能这么早就撕破脸皮 。刘庆斌向瓦德尔克借了一千名精锐的德军士兵,加上狙击队在暗处相助,对付这几千名英印军是足够了。

    因为没有进行侦察,英国人对德军的位置和人数一无所知。理查德决定无论如何只要投入自己的全部兵力,发动一次决定性的进攻,就可以把德军清理出去。他命令北兰开夏营和廓尔喀营打头阵,印度联队殿后,重新向坦噶进攻。行动前他拒绝了海军用舰炮对德国阵线实施压制的建议。他解释是不想毁坏平民财产,实际上是他并不知道德国人在哪里,同时又不想承认这一丢脸的事实。

    德国人已经在他前面设置了一条单薄但不失坚固的防线,布设了铁丝网和机枪火力点,当然在周围看起不见的地方还有许多狙击手。印度士兵艰难地向前挪动,德军士兵向打靶一样射击他们。最后。这些毫无军事素养的印度兵赖在一片树林里。说什么也不前进了。他们本以为呆在树林里就安全了,可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

    无数的马蜂被战斗的枪炮上激怒从蜂巢里空群而出,向印度人发动了猛烈地进攻。

    马蜂,也称黄蜂、胡蜂。是一种主要吃植物果实和小虫子。夏秋两季是马蜂活跃期。马蜂有简单的社会组织。有蜂后、雄蜂和工蜂,在蜂巢内过着集体生活。马蜂地针能释放含有神经性或血液性毒素的毒液。人被马蜂蜇后,轻则红肿发烧。重则休克致命。一只马蜂的毒素相当于100只蜜蜂的毒素,可见其毒性之强。马蜂的毒液相当于一种蛋白质,进入血液之后,体内产生了抗原抗体,反应会引起肝、肾功能衰竭。

    印度军队被马蜂“打”的抱头鼠窜,向海岸溃退。虽然蜜蜂也顺带攻击德军士兵,但是它们的主要攻击对象还是英印军。一个英印军的英国工程师被蜇了三百多次,另一位更惨,他被叮的昏了过去,然后又被叮的醒过来。溃逃的印度兵冲过堆满刚刚从运输船上卸载的军需品的海滩,扔掉了他们所有的装备,跳进海里高举双臂向运输船游过去。一个在海滩上组织卸载的英**官评论到:“我从来不敢相信任何种族的成年人会堕落到如此不知羞耻的地步”。

    在英国士兵眼里,蜜蜂更像是狡猾德国人的另一个圈套。

    后来,《泰晤士报》撰文说蜜蜂被狡诈的德国人当做武器,这是不人道和残忍的行为。

    对此,德国人只是微笑着回答:“上帝在保佑我们。”

    事实上,这并不是上帝在保佑德国人,而是另有其人在帮助德国人。这个人叫陈六,是马占彪专门请来的。

    陈六从小就没有了爹娘,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也不知怎么着,他打小练就了一身驯马蜂的本事。山里马蜂特多,很多村民上山打柴,找猪菜被马蜂蛰过都来找陈六,陈六见一窝拿一窝,拿马蜂如探囊取物。

    陈六可以凭一只寻食或采浆的马蜂成色就可以知道蜂窝离他多远,在土里还是在树上,在大树上还是在灌木丛里;过路的马蜂,只要驻足听三遍就可以确定马蜂的位置,轻松地找到它;野外烧马蜂,大树上的陈六只带一个火镰,一把松毛,一根绳子,一个布口袋和一把弯刀,直接攀到离蜂窝一米处,点着松毛火,往窝壳上烧熏几下,然后用弯刀把整窝马蜂割下装入布口袋里,扎紧袋口,往肩上一扛就下树了,蜂娘在身边乱飞也不会蛰他。如果是厚皮壳、花蜂等性情温和的马蜂,他无需用火,只用一根木棍直接把蜂饼掏出来就行了。

    拿了蜂窝陈六就把马蜂都迁到家里养着,他总共迁养了三百余窝马蜂回家养,房前屋后的果树上挂满了葫芦蜂、七里游、厚皮壳等栖息在高处的马蜂,房后的山坡上挖了许多土洞,迁养了黄土甲、大黑蜂、夜蜂、树心蜂等栖息在洞的马蜂。

    陈六的家成了马蜂之家,胆小的人因怕被马蜂蛰从不敢去他家串门,尤其是七里游,可厉害了,那家伙蛰人时首先咬住人的肉皮,然后以咬点为中心反时针方向蛰一圈共七针,有“三个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