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睡梦中惊醒的胡娟并没有怀疑消息的真实性。
她的家住在四港村,距离化工园区只有10分钟车程。到她仍能清晰地回忆出2007年化工厂时的情景:当时她读初三,第一声声传到教室时,好像“有人重重地踹了一脚门”,老师还为此错怪了坐在门边的同学,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胡娟在婚纱店做数码设计师。她笃定地告诉记者,她几乎去过化工园区的“每一家工厂”,“一些设备他们没有,就让我们在网上找图片,再去帮他们做实景合成,好应对检查”。
拨通家里号码的时候,胡娟特意看了一下闹钟,时间是凌晨3点15分。
在确定父母已经上了她叔叔的“长安之星”面包车后,胡娟又先后给5个家住陈杨镇的初中同学打了电话。
半个多小时后,【悠悠.书盟网友分享】她收到大姐发来的短信,确认家人“已到双杨,正往县城来”。然后,胡娟便把手机放在床头,准备继续睡觉。
胡娟仍记得,后来迷迷糊糊总听到短信的振动声,她困极了,便把手机调成了静音。
当时,胡娟认为,县城是安全的。事后,她才发现,宿舍大院里只剩下她和另一个姐妹没跑。
恐慌正如同接力棒般被传递:
有个老太太拖着装满衣服的蛇皮口袋往外跑,有的孩子连鞋都没来得及穿就被家长赶上了街,因为仓促间忘记锁门而丢了电视、冰箱的也不鲜见。
当时的气温接近零下6度,有些积雪的路面已经开始结冰。开着面包车的刘闯好几次差点与前车追尾,堵车的时候,他看到有骑着摩托车跑的人摔得鼻青脸肿,还有的人骑的电瓶车没电了,便把车扔在路边独自往前跑。
命运
恐慌的蔓延速度超过很多人的想象。伤亡也在所难免地发生了。
胡娟父母坐车经过双杨镇的时候不到凌晨4点,而双杨镇的潘贝和潘萌此时也刚刚坐上一辆自制农用车。
车主是潘贝的父亲潘文。38岁的潘文开车拉砖十几年了,从没出过事。出门时潘文还特意提醒妻子周芳带上现金和一大瓶水。随后载着6口人平稳地开过家门口那座只有2米宽的老石桥,上了大路。
“别怕,一会儿就到苍海了。”在车上,潘萌不忘安慰自己的堂妹潘贝。
但就在车子开出几里地后,潘文突然想起,70岁的老母亲陆严秀还在堂兄潘三家。他马上掉头回到大院,而慌不择路的乡亲们纷纷跳上他的农用车,潘萌还记得,叔叔扭着头大喊:“先说好,出事了可不要怪我。”
在这样的慌乱中,周芳特意从张娟的手中接过了小侄子潘凡,并将他抱进了驾驶舱。而张娟则回屋取围脖和儿子的奶粉,公公潘三和丈夫潘成正在里屋拿钱,大约在同一时间,一片惊叫声中,载着20多个乡亲的农用车翻下了石桥。
张娟娟啊”地喊出了声。
潘三和潘成父子冲到桥边,跳进了河里。
没有路灯,河水漫到了潘三的脖子,他们看不清人,只能从倒扣在河中的车里摸索着把落水者一个接一个往上拉。
潘贝被救出时,呛了好多口污水,全身湿透,一个乡亲赶忙扶着她回屋披上军大衣。
出来的时候,她看到自己的爸爸潘文躺在地上,嘴角流着刚刚呛进的污水。
一个小孩子被拉了出来,张娟以为是儿子,冲过去紧紧抱住,却发现不是潘凡。
这个刚刚22岁的年轻母亲一直哭着讲述一切,那个不到一岁就会说“喜洋洋”和“爽歪歪”的聪明男孩是最后一个被外公拖上岸的,被送到双杨医院抢救的时候,“已经睡着了”。
而负责抢救潘凡的护士给孩子输了一会儿氧气,就赶忙脱下了白大褂,加入了逃亡的队伍。
所有人都在往西跑,只有住在运河村的孔红想往东跑。
他是潘凡的姑老爷。他疼这个孩子。做童装生意的他特地给小凡买了一身大红色的小唐装。
知道噩耗的时候是凌晨5点。他拼命在公路上拦出租车。
他拦了四辆车,只有一个司机摇下了车窗。
“求求你,带我去双杨,家里有人没了!”孔红“几乎跪在了车前”。
“不是我不帮你,起码有20万人往外跑,回不去啦!”司机摆摆手,摇上了车窗。
事实上,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一些主要公路上出现了闪着警灯的警车封路,并用扩音喇叭通知群众“放心回家”,随后,苍海县政府短信群发平台向大部分群众发出了辟谣短信,苍海电视台的早间新闻也滚动播出了相同的辟谣信息。
归途
凌晨7点左右,逃亡群众陆续返程。
刘闯没有放过这一次的赚钱机会,对于那些跑着逃亡的村民来说,50元一位的价格算不得贵了。
一些跑不动的逃难者就藏在路边种着西瓜和草莓的塑料大棚里,在他们看来,那也许是“氯气进不去的地方”。
车里的乘客开始议论昨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