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回伯益凿井龙开渠
黄王在桥山立国的第三年,王妃王凤又给他生下了一女。因为王凤常常思念故国西陵的子民,玉皇就给这三公主取名灵溪。翌年,整个华夏不是洪涝灾害,就是天下大旱,加上兵荒马乱的,遍地是灾民。灾民们听说有熊国连年丰收,衣丰粮足,黄王和王妃又乐善好施,善待难民,便纷纷涌向桥山,从而使桥山一时人满为患。开始,黄王和王凤还没有感到有很大的压力,可老天爷连续几个月没有下雨,整个有熊国的吃水用水成了问题。尤其是桥山一带,处于雍州北面的黃土高原上,吃水用水向来是军民的头等大事,老百姓和军队基本上靠用雨水过日子。这一年入夏,桥山一带久旱无雨,民众因吃不到水,只好迁到离河湖较近的地方居住。沒隔多久,定居在黃土高原的群民几乎纷纷走散,各奔东西。黃王得报后,非常焦虑,为解决桥山军民的吃水用水问題发愁。一天,他带了国相风后、大将力牧、癝正大常、史正苍颉等人出宫,到民间和军中察看灾情,了解军民吃水用水的情况。他见到滿山的青松翠柏虽然苍翠,但山地里的庄稼却一片枯萎,集镇上和村落中,人员稀少,大都是走不动的老弱病残留了下来,能走动的人几乎都迁徙远走了。就是自己的军队中,吃水也成了问題。一天,他们一行来到应龙统率的壬癸两支军队中,见军中的水缸都装着满满的清水,军士们的吃水用水从未遇到过困难,黄王等人十分好奇,就问军士们是如何解决这吃水问题的,军士们摇摇头说:“不知道,反正我们的水缸里从未断过水,白天用光后,第二天水又满了。”
众人甚感奇怪,皆说你们军中定有神仙保护,黄王听了,心中有数,就悄悄地把应龙叫到一间密室问道:“你们军中的吃水用水问题是不是你解决的?”
应龙说:“是的,我是实在不想显露自己,但老天爷一直不下雨,军士们离开了水,别说训练战斗,连生存都难保障,所以,我只好在每天深夜显露真身,到大河中饱吸一肚子水来装满军中所有的水缸,这才解决了军中的吃水用水问题。”
黄王说:“眼下吃水是个大问题,你能不能为整个桥山地区想想办法,弄些水来救急。”
应龙说:“行是行,只是我觉只能在夜里悄悄地去大河吸水,在空中喷水,不能像在军中那样到处去给水缸装水,而且不能天天去吸水,只能隔几天搞一次,因为我的主子交代我,不到与蚩尤开战,我不能公开显露自己的真身。”
黄王说:“行,你就每隔三五天,在夜里去大河吸水,在空中下雨一次,我叫国相通知桥山军民备好水缸,准备接水。但这仅仅是救急之举,根本的办法还得和群臣商量来解决。”
回到宫中,黄王就和风后、力牧、大常、苍颉等人商量解决吃水用水的根本办法,风后说:“臣以为要彻底解决黄土高原上的军民吃水用水问题,只有凿井取水一条路,而伯益是陛下任命负责造井的官,他精通地理,懂得地质,对天下古井非常熟悉,也知道凿井的方法。陛下不妨命他进宫,听听他的意见。”
黄王顿时若有所悟地说:“对,我怎么把他忘了,来人,快传伯益进宫。”
不一会,伯益来到黄王宫中,他给黄王和国相等人一一行礼后,黄王就询问他如何解决桥山军民吃水用水的问題。伯益说:“自古以来,各部落的群民一般都选择前有河水,背靠树林的半山坡居住,不愁无水可用,吃水更不成问題。如今黃土高原遭受旱灾,无水可取,百姓才举家迁徙。臣刚到这里,对桥山的地质地理还不清楚,能不能打井,打下去有沒有水,臣一时不好说,眼下最好的救急办法是先在平地上挖水窖,把雨水盛起来供民众用。”
黃帝心想,应龙这段时间会隔三岔五在夜里去大河吸水,在空中喷水,让军民在平地上挖水窖的办法,正好解决其接水问题,就说:“靠老天爷下雨,储存雨水来解决吃水的问題,这不是根本上解决问題的办法,但眼下要救急,不妨先试一试。但汝尽快考察这里的山川地理形势,弄清这里的地质状况,看有沒有更好的办法来彻底解决老百姓的吃水问題。”
伯益说了声“臣遵命!”后,就告别黄王和风后等人,出宫去了。他当即组织宫中人员,在宫中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各挖了一个水窖。然后,他带人到桥山各地,一路考察地理地质情况,一边动员民众挖水窖,凡五戶人家共挖一个水窖,军营中按十人挖一个水窖。不多久,桥山军民都挖好了水窖。但由于大家不懂如何处理水窖內渗水的问題,好不容易等到应龙在夜里下雨,盛滿了窖水,可很快就全渗完了。过了三天,打成的水窖个个成了干窖,人们仍然无水可用,挖了的水窖等于无用。人们只得将水缸放在水窖中接水。
伯益考察完桥山全境的地理状况后,发现境內松柏滿山,苍翠泛绿,他认定这黃土高原的地下水一定很丰富。有一天,伯益到一条深沟考察,看见沟中有一潭碧绿清澈的泉水,他就蹲在泉水潭边上下观察。他向上面四处观望,不见有山泉冲下来,心想这一定是地下水形成的水潭。如果住在高原上的人,都能挖一个深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