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上既与西蜀
连和,可修书与诸葛孔明,令起兵出汉中,以分其势;一面遣一大将,屯兵南徐
以拒之。”权曰:“非陆伯言不可当此大任。雍曰:“陆伯言镇守荆州,不可轻
动。”权曰:“孤非不知,奈眼前无替力之人。”言未尽,一人从班部内应声而
出曰:“臣虽不才,愿统一军以当魏兵。若曹丕亲渡大江,臣必生擒,以献殿下;
若不渡江,亦杀魏兵大半,令魏兵不敢正视东吴。”权视之,乃徐盛也。权大喜
曰:“如得卿守江南一带,孤何忧哉!”遂封徐盛为安东将军,总镇都督建业、
南徐军马。盛谢恩,领命而退;即传令教众官军多置器械,多设旌旗,以为守护
江岸之计。
忽一人挺身出曰:“今日大王以重任委托将军,欲破魏兵以擒曹丕,将军何
不早发军马渡江,于淮南之地迎敌?直待曹丕兵至,恐无及矣。”盛视之,乃吴
王侄孙韶也。韶字公礼,官授扬威将军,曾在广陵守御;年幼负气,极有胆勇。
盛曰:“曹丕势大;更有名将为先锋,不可渡江迎敌。待彼船皆集于北岸,吾自
有计破之。”韶曰:“吾手下自有三千军马,更兼深知广陵路势,吾愿自去江北,
与曹丕决一死战。如不胜,甘当军令。”盛不从。韶坚执要去,盛只是不肯,韶
再三要行。盛怒曰:“汝如此不听号令,吾安能制诸将乎?”叱武士推出斩之。
刀斧手拥孙韶出辕门之外,立起皂旗。韶部将飞报孙权。权听知,急上马来救。
武士恰待行刑,孙权早到,喝散刀斧手,救了孙韶。韶哭奏曰:“臣往年在广陵,
深知地利;不就那里与曹丕厮杀,直待他下了长江,东吴指日休矣!”权径入营
来。徐盛迎接入帐,奏曰:“大王命臣为都督,提兵拒魏;今扬威将军孙韶,不
遵军法,违令当斩,大王何故赦之?”权曰:“韶倚血气之壮,误犯军法,万希
宽恕。”盛曰:“法非臣所立,亦非大王所立,乃国家之典刑也。若以亲而免之,
何以令众乎?”权曰:“韶犯法,本应任将军处治;奈此子虽本姓俞氏,然孤兄
甚爱之,赐姓孙;于孤颇有劳绩。今若杀之,负兄义矣。”盛曰:“且看大王之
面,寄下死罪。”权令孙韶拜谢。韶不肯拜,厉声而言曰:“据吾之见,只是引
军去破曹丕!便死也不服你的见识!”徐盛变色。权叱退孙韶,谓徐盛曰:“便
无此子,何损于兵?今后勿再用之。”言讫自回。是夜,人报徐盛说:“孙韶引
本部三千精兵,潜地过江去了。”盛恐有失,于吴王面上不好看,乃唤丁奉授以
密计,引三千兵渡江接应。
却说魏主驾龙舟至广陵,前部曹真已领兵列于大江之岸。曹丕问曰:“江岸
有多少兵?”真曰:“隔岸远望,并不见一人,亦无旌旗营寨。”丕曰:“此必
诡计也。朕自往观其虚实。”于是大开江道,放龙舟直至大江,泊于江岸。船上
建龙凤日月五色旌旗,仪銮簇拥,光耀射目。曹丕端坐舟中,遥望江南,不见一
人,回顾刘晔、蒋济曰:“可渡江否?”晔曰:“兵法实实虚虚。彼见大军至,
如何不作整备?陛下未可造次。且待三五日,看其动静,然后发先锋渡江以探之。”
丕曰:“卿言正合朕意。”
是日天晚,宿于江中。当夜月黑,军士皆执灯火,明耀天地,恰如白昼。遥
望江南,并不见半点儿火光。丕问左右曰:“此何故也?”臣奏曰:“想闻陛下
天兵来到,故望风逃窜耳。”丕暗笑。及至天晓,大雾迷漫,对面不见。须臾风
起,雾散云收,望见江南一带皆是连城:城楼上枪刀耀日,遍城尽插旌旗号带。
顷刻数次人来报:“南徐沿江一带,直至石头城,一连数百里,城郭舟车,连绵
不绝,一夜成就。”曹丕大惊。原来徐盛束缚芦苇为人,尽穿青衣,执旌旗,立
于假城疑楼之上。魏兵见城上许多人马,如何不胆寒?丕叹曰:“魏虽有武士千
群,无所用之。江南人物如此,未可图也!”
正惊讶间,忽然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江水溅湿龙袍,大船将覆。曹真慌令
文聘撑小舟急来救驾。龙舟上人立站不住。文聘跳上龙舟,负丕下得小舟,奔入
河港。忽流星马报道:“赵云引兵出阳平关,径取长安。”丕听得,大惊失色,
便教回军。众军各自奔走。背后吴兵追至。丕传旨教尽弃御用之物而走。龙舟将
次入淮,忽然鼓角齐鸣,喊声大震,刺斜里一彪军杀到:为首大将,乃孙韶也。
魏兵不能抵当,折其大半,淹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