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括苍山恩仇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卷 第九十四回:团圆节真假畲女同出嫁 中秋夜老少村民彻夜欢(上)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十四回:鞭炮噼啪,团圆节真假畲女同日出嫁月色皎洁,中秋夜老少村民彻夜欢歌

    白水山义军伙儿内的大小头目,由于是塞主和首领娶亲,无不齐心合力张罗措办,都惦着把这场婚事办成畲山有史以来最盛大、最热烈、最欢腾、最体面的婚事;而把防守、巡逻之类的军中事务,全交给正觉上人去操办:一方面因为上人本是军中宿将,力能胜任;一方面也因为他是个和尚,方外之人,不便于在婚喜场面中出头露面的缘故。

    雷家寨的军民人等,每天都为说媒定亲成婚这些“喜事”忙了个不亦乐乎,日子似乎也过得特别快。看看到了八月初十,山上的迎娶准备一切就绪,却还不见朱松林到来。

    一个月之前,谢三儿从雪峰山回来,禀报说:朱松林接到请柬,十分高兴。当时讲定,一准在中秋节之前赶到雷家寨来贺喜。关于进山的道路,本良的信中已经跟他交代得明明白白:先绕道到白水山东坡,凭请柬进蓝家寨,自会有人一路护送到大寨中来。照情理推测,路径已经交代清楚,朱松林又是那么精明强悍的一个人,想来不至于会有闪失。再据正觉上人派出去的探子回来禀报,马三公子那边正忙着运送砖瓦木石,为乃父重建府第,除各处路口依旧是那么些团丁把守之外,并未添岗加哨,更无其他动静。另据春山饭馆送上来的消息说:温处总镇确曾于七月初饬令缙云县守备会同三乡团勇合力克期剿灭白水山叛匪,但也只是一纸空文而已,并未派下一兵一卒来。林炳虽曾于七月七返回壶镇与吕慎之会商,但也并无善策良谋,县里的绿营兵依旧松松垮垮,除每日例行操练防守之外,也不见有开差的迹象。综合各处所报,都是动中有静,利于山寨。因此众首领商议的结果,都以为平安无事,只消勤于巡逻,严于防范,绝不会有意外发生。

    本良想到朱松林生长在西乡,对南乡的道路并不熟悉;如今雷家寨外的大小道口都有团勇设卡盘查,自己人进山尚且只能趁黑夜摸小路,何况他一个从未到过白水山的人?再说,朱松林为聚啸雪峰山、劫囚十字街、疑兵北门外三件大事,已经成了悬赏捉拿的要犯,捕快衙役们是知道他的长相模样儿的,万一为来白水山喝喜酒被捉将官里去,岂非因喜得祸,又要为营救他而大费周折么?为此,本良考虑再三,觉得还是一事不烦二主,派谢振国再下山去走一遭儿,悄悄儿地把朱松林趁黑夜引上山来,既省心省事,又安全稳妥。于是跟正觉上人商量定了,就在八月十日夜间,把夜行探目谢振国派下山去专接朱松林。

    按照计算,谢三儿夜行日伏,也可以在十二日一早到达雪峰山,十四日一早偕同朱松林回到雷家寨,正好赶上本良送彩礼娶亲。但是,蓝家寨的蓝文秀、蓝文华夫妇四人一直等到八月十四日上午辰正过后,不单不见朱松林到来,连谢三儿也不见踪影,只好安排下接客带路的专人,自己先过雷家寨这边来了。

    这时候,雷家寨村子里响起了欢快热烈的唢呐声和鞭炮声。看看到了巳牌时分,朱松林一伙儿仍未到来,本良无法再等了,只好按择定的吉时,到老族长家去送彩礼。

    畲俗,新郎必须于娶亲的头一天在四个男人的陪同之下把彩礼送到女家去。一个是男方的长辈——本良的父亲立志和亲叔叔立本已经相继故去,只好烦清师叔刘保义代理;一个是媒人——本良与金凤联姻,原是刘教师为媒,如今刘教师被林炳害死,就烦老族长出面,请出一位德高望重的畲族老人来客串一下。另两个,一个当地叫“赤郎”,也叫“乞郎”,专管挑聘礼和对歌;一个叫“当门赤郎”,也叫“对门乞郎”,俗称“迎亲伯”,总管婚礼中的一切大小事务,还必须能歌善舞。这是畲俗婚礼中两个相当于伴郎的角色,但比伴郎要肩负更多的重任,婚礼进行中,诸多特殊的仪式和风俗习惯,都要由他们来应付。因此必须是深谙畲家习俗的青壮年男子不可,而且长相模样儿还得仪表堂堂,脑袋瓜子更得聪明机灵,经与众首领斟酌再三,请雷一飞和他的族弟雷一震充任。

    老族长那边的一众子孙儿郎们,听说是一飞和一震出任赤郎,就撺掇着老族长把一飞的媳妇儿钟山英和一震未过门儿的媳妇儿钟山燕请出来当阿姨、娸姆,给他来一个门当户对,旗鼓相当。

    在畲俗婚礼中,阿姨是新娘的姊妹行,娸姆是新娘的兄嫂行,相当于汉俗婚礼中喜娘的角色,但又比喜娘要肩负更多的重任。在汉俗婚礼中,喜娘、伴娘是宾客们调笑嬉闹的对象,伴郎是无所作为的;而在畲俗婚礼中,赤郎却是阿姨、娸姆的戏弄对象。阿姨、娸姆要想出许许多多难题来,阻碍婚礼的进行,而赤郎则要千方百计地去解开这些难题,让婚礼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这样做的原因,无非显示男方娶亲不怕困难并且能排除万难的意思。因此,阿姨、娸姆的入选,不单要姿色上说得过去,更主要的,还在于心灵脑子快,要能想出一些千奇百怪的花花点子来难倒赤郎。钟山英和钟山燕姐妹俩,本是畲家有名的巧媳妇儿、巧姑娘,把她俩请将出来跟自己的男人斗法比高低,大伙儿就一定能够看一场热热闹闹的好戏了。

    巳时正,吴本良、刘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