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括苍山恩仇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卷 第三十八回:洋教士越俎代庖 土和尚寻师访友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翻看某一本书,并为此事颇费踌躇似的。静默持续了约有一袋烟之久,才听见苍老的嗓音沉着而坚定地回答说:

    “敝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①。河图洛书②,显系方士之伪托,有形而无义,并非文字。伏羲氏以点划相配而创八卦③,两两相配,寓意无穷,可称文字之发端。禹王岣嵝④,人皆不识,若非天书,即系伪造,故弄玄虚,无非为混淆视听而已。帝史仓颉,观鸟兽蹏迒之迹,乃创文字⑤。至殷墟甲骨①,始臻完善。钟鼎②以下,籀篆③隶楷,几经变革,无非‘近取诸身,远取诸物’④,约定俗成,不出六书⑤窠臼。吴国朱育⑥,造奇字千余;唐人宗秦客⑦,改造‘天地’等十二字,至今皆一字无存者,何也?标新立异,徒增繁复,于事无补故也。可见字非不可改,而改革之前提,必须较改前为合理,方可得多数人之认可,约定俗成,通行于全国。陶师托先生带来之厦门话罗马字圣经,设先生不加指明,老朽不察,直以西文书目之矣。此种面目全非之新华文,数千年来习用方块汉字之华人势难轻易接受。即以感情而言之,亦难骤然割弃。敝国自唐代守温和尚以梵文字母为据创三十六字母以来,于音韵反切之学,人莫不以为深奥难明,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三十年前,不佞于澳门从陶师习英语,始悟言语成音之理,皆有一定之成法。然英语言文脱节,语音相同而拼法各异,一母多音,多母一音,甚或有母无音等等诸种弊端,俯拾皆是,不胜枚举,此乃历史语音已有变迁而文字未随之而改之故也。贵国虽有较敝国先进之拼音法式,然文字之拼缀实不足效法。细考敝国语音,先声后韵,声韵相拼,合成一音,条理井然。设若吾国语言一旦拼音成文,则比较贵国文字更为合理,自不待言。然文人学士十年寒窗朝夕研习之方块文字,并由此加官进禄,莫不对其具有特殊之情感,揣之摩之,玩之赏之,爱之犹为不及,唯恐国粹沦亡。陶师之美意,不佞心领而神会之,愿先生于陶师座前委婉代申末意,勿以冥顽固执而见责,则诚惶诚恐,恭谢不迭矣。”

    ①这是《易经·系辞》中的一句话。书契,即文字。

    ②河图洛书——河图,传说伏羲氏为王的时候,有龙马负河图出于河,伏羲据此创八卦。洛书,传说是大禹治水的时候有巨龟从河中负出。河图、洛书都是点阵式,数目排列,与数学有关(如洛书的排列,相对二数相加均为十),并非文字(参看下图)。

    ③八卦——传说是伏羲所作,以一长两短为基本笔划,以三个为一组,组成乾(三连)、坤(六断)、震(下连)、艮(上连)、离(中断)、坎(中连)、兑(上断)、巽(下断)八种式样,称为八卦,并有固定的涵义(如乾坤分指天地或男女)。再以各卦两两相配,又能生出六十四种组合。

    ④岣嵝(ɡǒulōu狗搂)——指岣嵝碑上的岣嵝文。岣嵝碑也称禹碑,在湖南省衡山县云密峰上,相传是禹王治水的时候所刻,是现存最古老的石刻。碑文共存七十七字,难于辨认,而在明代以前又无记载。近人考证认为是明代人杨慎所伪造。

    ⑤这一句引自《说文·序》。蹏即蹄字,迒(hánɡ杭)指兽迹。

    ①甲骨——指甲骨文。商殷王朝(约公元前十六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在龟甲兽骨上刻写的一种文字,出土于河南安阳县的殷墟,单字总数共约五千,其中已为近人解读的约一千五百字,是我国已经发现的最古文字。

    ②钟鼎——指钟鼎文。也叫金文,即铸刻在殷周两代青铜器上的文字,字体和甲骨文比较接近。

    ③籀(zhòu宙)篆——籀文即大篆,是小篆以前的一种字体。

    ④这是《易经·系辞》中的一句话,说明象形字的构成原则。

    ⑤六书——汉字的六种构成法,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⑥朱育——三国时吴国人,曾造奇字一千多个。

    ⑦宗秦客——唐武后时人,曾根据武则天的意图,改造“天、地”等十二个字。如把武则天的名字武照改为武曌(日月当空)。

    话音刚落,那个半吊子缙云话如舌剑唇枪迫不可待地脱颖而出,似有不战胜对方其势不可遏的那种劲头说:

    “老先生此言差矣!窃意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以老先生当年之显爵,往来朋侪,非高官即通儒自不待言。彼等文人学士,以文字作为进身之阶,居于人上,因而视文字为可居之奇货,可珍之怀璧,若与他人共而有之,则彼等亦无异于常人矣!既得之利益,岂非一旦付诸东流乎?故商之彼等,不啻与虎谋皮,问道于盲焉!老先生既负有为国谋利、为民造福之素志,当立足于民,着眼于民,勿为官宦士绅之偏见所左右。望先生三思而后豁然贯通,毅然与学生等通力合作,共同拟制缙云话罗马字,大开民智,俾使缙云一县十余万与文字无缘之睁眼瞎旬日之间即能读书写信,直接聆听上帝之福音。凡此种种,皆出于老先生之所赐也。如蒙老先生慨允,则一方百姓幸甚,我耶稣教会幸甚矣!”

    又是一阵静默。不知道是洋和尚的慷慨陈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