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回 老石匠建大桥半途而废 太平军打天下功败垂成
军队,收缩兵力,往西撤退。不久,石达开所统领的太平军全部退出浙南。缙云境内,又出现了偏安一时的相对稳定局面。
咸丰十年(1860),缙云县的绅衿耆宿们看到连年收成还算不错,太平军退出以后,两年来也不见有重返浙南的意思,于是又有那好事的出头聚会,商议如何重建县前大桥。费了许多口舌,总算议定了仍在原址上重建一座七孔的大桥,由本县财主杨瑞三、吕精心、吕建始、吕积厚、曹廷撑和赵墀六家各认建一孔,下余一孔,由劝捐所得资金合建;公举老秀才曹勋总理建桥事务,并议定新桥改名为“同善桥”。
有了银钱,有了总管,下一步,就该是聘请工匠,择吉动土了。
这时候,嘉庆二十年为了修建壶镇大桥而在北山脚下石宕旁边落户的老石匠吴家宝早已故去,他的三个儿子继承父业,已经成了当地有名的造桥师傅。四十多年来,子孙生息,繁衍后代,石宕旁边形成了一个聚族而居的小村落,村名就叫“吴石宕”。大小二十多名石匠,由长房吴绍周老师傅带领,经营一个石作坊,除了修桥铺路之外,也承接各种各样的大小石活儿。既然当年建造继义大桥的师傅们还都健在,这种驾轻就熟的工程,当然不必舍近求远去另请高明。因此荣任总管的曹老先生不辞辛苦,坐一顶小轿,亲自赶了六十里山路,到吴石宕洽谈。左盘右算,估工计价,足足响了一天算盘,总算把大桥工程全部包给吴石宕人了。
经过一番筹备安排,吴绍周老师傅带领兄弟子侄和一众工匠们来到了县里,安排了搭棚、铺草、籴米、做饭这些杂事以后,顾不得歇息,先带领几个打头的师傅踏勘了现场,计议了一番,就急忙去找总管,又提起三十多年前提过的老问题来。
①石宕(dànɡ荡)——采石场。
曹老学究倒是一个办事认真的人,虽然明知道改换桥址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也还是不惮其烦地再三向师傅们请教在不迁桥址的前提之下有何补救的办法。绍周师跟工匠们合计的结果,出了两个主意:一个是降低桥面一丈,这样,洪水一到,水流可以从桥面上漾过去,顺流漂来的房顶、树木、家具等不会被桥身拦阻,可保大桥安全,还可以降低造价,缺点是每逢水位稍高就只得断绝交通;一个是提高桥面一丈,使桥洞増大增高,泄水量增大,洪水再高,也没不过桥洞去,不是太大的漂流物,也大都能从桥洞中顺流而下,如果不是遇到特大洪水,也能确保大桥的安全,只是不免要提高大桥的造价。曹老先生得到这两个办法以后,又来回奔走于各大财东之间,再三分说,终于说服了一众施主们,决定多拿出若干两银子来,把新桥增高了一丈。
建造大桥,必须在冬令枯水季节,先筑起一道土石堤坝,把溪水拦向一边,然后打桩,砌桥基,等到所有的桥墩都高出春汛最高水位以后,还要用木板搭成一座运料用的轻便栈桥,这才能竖起发券的柱架,开始砌桥洞。新的同善桥,是在旧桥的基础上重建的,桥基倒是不用重选重砌了,只是水中有很多旧桥的石料还用得,也都要在枯水季节打捞上来,整理后待用。
绍周师带着兄弟子侄和各地汇集来的大小粗细石工们,从咸丰十年十月吉日祭过鲁班师破土动工以后,经过通力合作,到第二年的二月初二龙抬头春汛到来之前,六个大桥墩,都已经基本砌出最高春汛水位以上五尺;散落在桥址下游半埋在泥沙中的旧石料,也都扒了出来,抬到了岸上;新开采的石料,也大都准备就绪。于是,第二期工程接着开始了。
咸丰十一年(1861)五月初,缙云县前大桥工地上人来人往,热火朝天。桥墩一天天高起来,两岸之间架起了栈桥,两个桥墩之间竖起了发券的拱架。大小粗细石工,有筹划的,有搬运的,有錾凿的,有堆砌的,各得其所,有条不紊。眼看着一座更高的新桥,就要飞架南北,平地而起了。
正在紧张施工中,忽然有消息传来:太平军侍王李世贤部已经紣江西入浙,正在奋力攻打处州,不久即将挥师北上,取道缙云、永康,攻打金华。消息传开,城内的老百姓倒不太着急,他们有咸丰八年太平军过境的经验,知道平民百姓们只要在大门上贴一个“顺”字,太平军是不会加害的。心里害怕的是那些有钱的大户人家,因为他们也有了咸丰八年的经验,知道太平军是专门跟官绅财主们作对的。他们胆战心惊,真个是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赶紧收拾箱笼细软,雇上一帮挑夫轿杠,挑着金银财宝,抬着太太小姐,跌跌撞撞,连夜逃到乡下去了。
①发券建筑业行话,读作fá-xuàn伐楦,就是砌圆拱。
大桥总管曹老秀才虽然不是财东大户,充其量不过是个尚能温饱的小康人家,但他是个在学的秀才,根据三年前的经验,知道太平军固然惜老怜贫,但是对于儒生却是不怎么敬重的。那一年,县里有个八十多岁的增广生叫朱凌逵的,为人一向迂腐,心心念念只想当个大清朝的忠臣,只是苦于没有机缘,无法实现。听说太平军打过来了,就打定主意要用自己的垂暮之年为子孙后代换一个顶戴前程。他让家人带着细软逃到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