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括苍山恩仇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 引子 漫话浙江梗概 数说仙都风光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统治之下,贫富悬殊:富者良田千顷,屋宇鳞次栉(zhì志)比;穷者两手空空,身无立锥之地。多少富豪显贵人家,身不动,膀不摇,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坐享其成,但却腰金衣紫,婢仆成群,娇妻美妾,左拥右抱,收租放债,盘剥百姓。更有那趋炎附势的缙绅,勾结官府,横行乡里,鱼肉村民。至于那一班黎民百姓、穷酸措大,终日劳累,骨折筋酥,不分白天黑夜,顶着烈日狂风,起五更,睡半夜,风里来,雨里去,没日没夜拼死拼活地终日操劳,能有几家能保布衣淡饭,不愁饥寒?又有几家能保不被敲诈勒索,不受欺压凌辱呢?

    温州,可以说是浙南地区文化最开通、工商业最发达、市井最繁华的城市了。光绪二年,温州辟为商埠①,不时有外洋船舶在此停泊靠岸,上下货物,跟洋人的往来也就日见频繁起来。

    ①光绪元年乙亥(1875),英国驻华公使馆书记马嘉理(A.R.Margary)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领了“三四名官员”由缅甸进入云南“游历”的护照,由上海经汉口、湖南、贵州、云南到缅甸的八莫,又从八莫领了一支近二百人的武装返回云南。这支以“游历”为掩护的行旅,实际上是一支武装探路队,为英帝侵略中国寻找新的途径。经过长期战乱的云南边地居民,对帝国主义的面目早有认识,于是对这支武装侵略军的入侵奋起抗击。2月21日,这个披着外交官外衣的帝国主义分子,终于在腾越(今云南腾冲)蛮充附近被当地居民所击毙,从此阻止了这支侵略军继续前进。这就是所谓的“云南事件”或“滇案”。为此,英国公使威妥玛(T.F.Wade)借题大做文章,下旗退出北京到烟台,并下令英国东洋舰队开进直隶湾,以武力相要挟。清廷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烟台与威妥玛会谈。光绪二年丙子七月二十六日(1876年9月13日)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开宜昌、芜湖、温州、广东北海、重庆为通商口岸。

    从温州海路往北可通宁波、上海、青岛;往南可通福州、厦门、台湾。本地出产的雨伞、皮革,内地运来的桐油、布匹、茶叶、生丝、棉麻、药材之类,都要在这里集散,远销外地。

    从温州乘木船溯瓯江而上,经过以盛产石雕闻名的刘伯温的故乡青田县,可以直达处州府的府治所在地丽(lí离)水县。这里是从南面龙泉县流来的龙泉溪、从西面遂昌县流来的松阳溪和打北面缙云县流来的恶溪汇合之处。瓯江的这一段,水势开始平稳,因此名为丽水,是丽水县命名的由来。借题大做文章,下旗退出北京到烟台,并下令英国东洋舰队开进直隶湾,以武力相要挟。清廷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烟台与威妥玛会谈。光绪二年丙子七月二十六日(1876年9月13日)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开宜昌、芜湖、温州、广东北海、重庆为通商口岸。

    从丽水县再溯流北上,是一条浅水清溪,因为旱季水浅流急,而每逢雨季,溪水湍流险阻,经常泛滥成灾,因此自古名为“恶溪”。缙云县第一任县令李阳冰②所写的《恶溪铭》中说:“天作巨堑,险于东南。岌丘㘚(hǎn喊)呀,苍山黑潭。殷云填填,怒虎甝甝(hán含)。一道白日,四时青岚,鸟不敢飞,猿不得下。舟人耸棹(zhào兆),行子夹马。知雄守雌,为天下蹊。烜(xuān宣)赫如此,人将畏之。水德至柔,狎侮而死。畏而亦死,宁敢放彼。”

    ②李阳冰——唐赵州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字少温,乾元元年(唐肃宗李亨年号,公元758年)出任缙云县县令,后迁当涂县令,是李白的从叔,也是李白诗集的第一个编纂者,篆书与李斯齐名,缙云县境有其摩崖石刻多处。

    相传恶溪中多水怪①,几乎每隔十一年,总要发一次大水,山洪暴发,沿岸的田地房屋,每每被它冲毁。恶溪全长仅一百四五十里,但其间有五十九个濑(lài赖)、七十个滩,行船极为困难,除竹簰和渡船之外,一般不通舟楫(jí急)。盛唐诗人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诗》②中描绘恶溪之恶,就有这样的诗句:“远寻恶溪去,不惮恶溪恶。③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路创李北海④,岩开谢康乐⑤。松风和猿声,搜索连洞壑。”此外明朝末年的古文大家王思任⑥的名文《恶溪行》,开宗明义第一句就说:“由恶溪登括苍,舟行一尺,水皆汗也。”足见行船泛舟之难,非比一般。

    ①见《唐书·地理志》:“处州东十里有恶溪,多水怪。”其实恶溪从丽水的东北方向流来直到丽水,“东十里有恶溪”的说法并不准确。又因为历代经过治理,水患减少,现在已经改名为“好溪”。

    ②魏万,后改名魏颢,唐代诗人,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与李白有深交。魏万曾因追寻李白路过缙云,后来找到了李白,叙述一路所见,李白写下了这首诗。

    ③这两句一作“却思恶溪去,宁惧恶溪恶”。

    ④李北海——指李阳冰;一说指唐代北海太守李邕,江都人,当过括州(今丽水地区)刺史。

    ⑤谢康乐——指诗人谢灵运,南朝宋阳夏人,是谢玄的嫡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