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蒋介石成败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卷 治篇 73、水溶不了“钢”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溶共”政策作了系统的阐述。他在会上作了《唤醒党魂,发扬党德,巩固党基》的报告和《整顿党务之要点》的讲话,在报告和讲话中说:“对中共是要斗争的,不好怕它。”“我们对中共不好像十五、十六年那样,而应采取不打它,但也不迁就他,现在对它要严正——管束——教训———保育——现在要溶共——不是容共。它如能取消共产主义我们就容纳它。”会议通过的《整理党务》的决议和《限制异党活动办法》等文件,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方针,为执行此方针,专门设置了“防共委员会”。

    此后,在国民党掀起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配合军事上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进攻,在政治上发动了强大的思想攻势,蒋介石网罗一批政客、反动文人,连篇累牍地发表反对共产主义、反对共产党的文章。反动文人叶青以研究三民主义为名,写了不少文章攻击共产党,他极力贬低共产主义不能同时解决民族、民权、民生三个问题。因此,他做出结论:“共产主义不合于中国的历史道路,失掉存在底根据”,共产主义“包含于三民主义之中,用不着共产主义了”,“请共产主义离开中国吧。”国社党首领张君劢在蒋介石的授意下,于1938年12月,发表了《致毛泽东先生一封公开信》,信中以“军队应属于国家”为由,要求共产党将八路军“完全托之蒋先生手中”;又以所谓“国家统一”为名,指责边区政府为“封建割据”,要求取消边区,还以共产党既信奉三民主义为借口,提出要共产党“置马克思主义暂搁一边”。张君劢公开信的实质也是要取消共产党。

    蒋介石发动强大的政治攻势,一时间引起中共内部和统一战线内部在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关系问题的思想混乱。针对这种情况,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王稼祥等人纷纷发表文章,对蒋介石的御用文人的谬论予以批驳。毛泽东于1939年10月至1940年1月先后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并对中国革命性质、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新民主主义纲领、新民主主义与三民主义的联系与区别、新民主主义与共产主义思想的关系作了精辟阐述,对人们所疑虑的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回答,系统地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蒋介石发动的“溶共”政治攻势,再次破产。

    评析: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后,蒋介石提出“溶共”的方针,企图借合作之机,瓦解共产党的组织,达到消灭共产党的目的。他的这一阴谋未能得逞,其原因主要是:

    第一,抗日战争需要调动一切力量,联合起来一致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是中国人民抗日的中间力量。蒋介石大敌当前,企图通过“溶化”的手段,削弱乃至于消灭共产党,违背了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不得人心。

    第二,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政党。遵义会议的召开是开始成熟的标志,此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统一战线的方针、原则与政策。尤其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成熟了,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前提。有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能够纯熟而恰当地处理中国革命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尤其是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国共合作中的两党关系。既有原则的坚定性,又有策略的灵活性,又联合又斗争,蒋介石“溶共”企图始终都不能得逞,蒋介石的权术已完全失效;同时,又把蒋介石拉住,不给他任何分裂国共合作、离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口实。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虽然由于蒋介石顽固地坚持“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国共两党发生摩擦不断,但国共合作抗战的局面没有被打破,这使中国人民赢得抗战胜利有了最根本的保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