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当代网络文学大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散文卷 上海·包建国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情感的岁月在青石街廊,老巷古弄之间倾情演绎着;太多文人墨客名流的传奇,回响在深长的弄堂,仿佛一曲古老的歌谣荡漾在小镇的心头。那些无处不在的古朴宁静气息,让我感受到了水乡独特的浓厚风情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于是似梦似幻中,古村落之祭的韵律久久地回荡在心里,就有了缘定今生的感觉。

    《又到中秋》

    圆月升起来了,暮色像紫丁香散落开来。月色起初披着粉色的淡妆,宛如一位小家碧玉,羞羞答答,却是绝代风华袅袅婀娜;之后慢慢地发散开来,辉彻天宇,好似一片澄碧的琉璃悬于头顶,让人仿佛伸手就可触摸到它那光滑圆圆的“脸蛋”,置身于蓬瀛仙境。在这如此美妙花好月圆的夜晚,那份蕴积在心头的思念与牵挂,就会无遮无拦地弥漫;难以抑制的对母亲的思念,不知不觉地在笔尖上流了出来。我的思绪随着那轮明月又回到了过去的岁月……

    小时候,我们最喜爱的节日之一就是中秋。当隔壁院子里的那棵丹桂开花的时候,整个街坊就会充盈着醉人的香气。这时候,母亲总是忙里忙外杀鸡宰鸭烧芋艿,忙碌完后又笑嘻嘻地拿出几只月饼切成几块,让全家品尝,而自己却拣最小的吃。啃着鸡鸭的腿,吃着“玉体如脂粉且柔”的芋艿,品着清香的月饼,望着窗外的明月,这种感觉至今令我回味无穷,难以忘怀。我们成家后,一到中秋前夕,父母的电话一个个通知到位。中秋节的那天,是父母家最热闹的一天,儿女们拎着各色各样的月饼和水果上门,一家人吃着丰盛的菜肴,品尝香甜的月饼,把酒临风,对月纵饮,其乐陶陶,酒不醉人人自醉。父亲去世后,母亲的记忆越来越差,渐渐的连中秋节都忘记了。尽管如此,当我们送上月饼,她咀嚼着脸上便会绽开菊花般的笑容,此刻她也忘不了在父亲的遗像前供奉,与他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时光如梭,一晃又是几年过去,每年的中秋就是这样过来的。虽有欢乐,但更多的是酸楚……

    去年的10月1日,我来到了奉贤海湾医院看望母亲。她的目光有些呆滯,可一见到我,脸上就露出一丝微笑。她摸着我的手觉得是凉丝丝的,就关切地说:“要多穿点衣服别感冒了。”望着她斑驳的白发,纵横的皱纹,蹒跚的脚步,我鼻子里酸酸的,胸腔里一股炽热的情感在冲撞。我拿着月饼的手在颤抖,泪水盈满了眼眶,一点一滴滴在了她干枯的手上,我看见她眼睛里也闪动着泪花。病魔竟然将如此勤快聪明的母亲击得这般脆弱,真让我肝肠寸断。病房的四周是那么的寂静,惟有窗外的雨声在倾诉着我的心痛。

    又到中秋,明月高挂,月华如水。在这美好的时刻,无论是浪迹天涯的游子、戍守边疆的军人,还是客落他乡的民工,乃至中华的炎黄子孙,都会升腾一股思乡之情,一颗思亲之心,一种思念之欲。更何况对母亲的殷殷之情呢?!

    古人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文人墨客千年之前的感叹,在千年之后依然感动着我。岁月的记忆可以淡忘,人生的坎坷可以磨去,但这种比血更浓,生死相依,割舍不断的亲情,却永远不能忘记。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佳节倍思亲,秋风裹挟着月饼的清香,一拨一拨地荡过;秋月吻湿了思念的泪滴,一抖一颤地洒入心底。中秋之夜银灿灿的圆月,请带去我对母亲的思念,祝她老人家平平安安,一切如圆!此刻,这高挂在天空的明月,就是我的一颗活剥剥跳动的心飞到了您的身边……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上海市杨浦区霍山路530弄4号304室 

    邮编:200082 

    电子邮箱:baojianguo324@yahoo.com.cn

    作者是中外散文诗学会上海分会主席团成员、新东宫文艺创作中心会员、海上风诗报编委、上海医药报、医械股份报编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