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绝对本源之零点风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学点儿历史 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十六)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退了三十里。哈哈,气死人了。

    继“崤战”歼灭战之后,兵不厌诈从这时起,越发厉害了,世道开始浇漓、人心慢慢不古。从前打仗是观兵,非常文雅,现在已经没有那种古风了,开始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了。

    风度翩翩的阳处父先生有一次出门,住在宁赢氏旅馆里。宁赢氏对妻子说:“我很久以来一直在寻求一位有德行的君子,今天总算遇到了。”从此追随阳处父,没多久又失望而归。他说:“我看他仪表堂堂,可实际性情刚愎,华而不实(成语出处)。自以为才能超群,就会触犯别人,招致众人的怨恨。所以我离开了他。”

    第二年,阳处父推荐赵盾执政,被失意下野的狐射姑愤怒地杀死了。

    后来,赵盾的孙子赵武与叔向到晋国的墓地游玩,赵武说:“如果死者可以复生,你喜欢跟谁在一起呢?”叔向说:“那应该是阳子了!”赵武说:“阳处父行事廉洁正直,然而不免身亡,他的智慧不值得称道啊。”叔向说:“那应该是狐偃了!”赵武说:“狐偃只看到保全自身的利益,而不顾及辅佐国君治国,他的仁义不值得称道。我想应该是‘士会’吧#蝴向国君进谏,不结纳党羽,推举贤人,从不阿谀奉承。”

    上述种种迹象表明,阳处父是个智商很高但情商不高的人。)

    二

    赵盾上台的同年(BC 621年),晋襄公也死了。这两年,晋国的重臣元勋连连死去,国内的流行乐是哀乐。

    晋襄公临死,把嫡长子托孤给赵盾,但这位爷的岁数实在太小了,还在呀呀地努力学习晋国话。赵盾担心强敌环伺的诸侯会欺负自己的娃娃主子,于是想换个岁数大的。这种想法似乎不错,虽然对死去的老国君未免太叛逆,。但赵盾此举完全是为了国家安全考虑,倘使图个人方便,是应该立这小孩子,便于控制——如同慈禧太后喜欢立妙不可言的娃娃当傀儡。

    赵盾挑了半天,觉得留学秦国的公子雍(晋襄公的庶弟)比较学好,而且岁数大,还跟秦国关系铁,可以修复秦晋邦交,是合适的国君人选。别人却硬要迎立留学陈国的“公子乐”(晋襄公的另一庶弟)。

    赵盾不同意,认为陈国弱小,不足以依靠。于是赵盾派出俩大夫——先蔑、士会,按照自己的意思,赴秦国接公子雍回来报效祖国,主持政府。别人也偷着派人往陈国召“公子乐”回来。赵盾听说之后赶紧拦截。结果,公子乐望着故乡的云,被赵盾的手下杀死在归乡的路上(“畏其炎烈”,信然)。

    晋襄公的遗孀“穆赢穆嬴”却急眼了,天天抱着太子堵在朝堂门口哭:“先君指定的继承人,嫡生的长子,奈何你们就不要了啊,偏去外国找什么国君,现成的国君就在这里,先君的遗言,还在我的耳边,我…………哇…………”下朝以后,穆赢穆嬴又抱着太子追到赵盾家,向赵盾叩头(象像讨欠款的)。孤儿寡母这么一哭,国人闻之,无不哀怜太子而归咎于赵盾。赵盾顶不住了,只好向“先君之余威”屈服,按照“立子立嫡”的传统,奉世子夷皋即位,是为晋灵公。

    小孩儿晋灵公即位,国外还不知道信儿呢,先蔑、士会禀告秦康公(秦穆公的儿子),迎接留学生“公子雍”回国当国君。秦兵保护着“公子雍”,象像护送一尊泥菩萨那样,渡过了黄河,准备送回晋国当国君。

    队伍刚到令狐地区,赵盾的军众在那里怒目而视,列阵以待。

    赵盾说:“秦军止住——!鄙国已有国君啦,请回吧。”

    先蔑、士会,是此次“赴秦请菩萨回国”代表团的团长,分外诧异,急赤白脸地对赵盾喊:“赵盾,是你叫我俩去秦国请菩萨,菩萨就在眼前,你又不要了!?耍赖!”

    赵盾说:“不好!退货!”

    士会说:“没那么容易,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

    赵盾跟下面人一商量,请神容易送神难,必须动武,于是连夜进兵,袭败秦军,秦军人数少,被晋国人咬着屁股一直逃到刳首。这就是所谓“令狐之役”,秦军失利。(这是最早一次出现的夜色偷袭,以前打仗都是公开行军。此役在军事发展史上有其地位)……)

    “请菩萨代表团”的团长先蔑和士会,想了想,回晋国也没面子了,就带着菩萨(公子雍),逃回秦国呆下。

    打跑了秦国人,赵盾安心辅佐晋襄公指定的嫡长子“小孩儿晋灵公”,赵盾治理刑狱,追捕逃亡,推行契券,削除积弊,整肃礼仪,修治废官,提拔贤能,大修政令,国人大悦。为了庆祝灵公即位,赵盾在河南原阳跟齐、宋、卫、陈、郑、许、曹等国结盟,互相喝了牛血,开创了大夫主盟的先例(以前都是国君主盟,现在国君一族的势力,慢慢不如其它大家族了)。

    公元前615年,秦康公为了报复上次好心好意送“菩萨”却挨揍的冤恨怨恨(“令狐之役”),派西乞术发出战书。晋国随即响应,组成三军六卿作战序列如下:

    中军将——赵盾;中军佐——荀林父。

    上军将——郤缺;上军佐——骈臾。

    下军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