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外面呜呜狂风乱作,寺人披把一串尖利刺骨的鬼啸从一公里外直送进重耳一党的耳朵眼里。妈呀来啦,快上墙!——狐偃喊。
话音刚落,寺人披黑爪直抓重耳天顶,重耳扑通仰面栽倒,旁边四个侍卫飞身来救,合八掌齐接寺人披一招。重耳还喊呢:“不许接招——!”
没等嘴闭上,霹雳噗噜噼里啪啦八只人爪子都掉到重耳脖子上了。刚要大叫,又两个侍卫架起重耳往后撤。狐偃这时候爬到在墙头,使劲拍墙示意。众人死命把重耳拥在圈中,往墙头上托。重耳儿就听见圈子外边,咯吱咯吱无数人脖子被“寺人披”拧断的声音,吓得迈不动腿。
终于他面条一样的软腿被大家扶上了墙,寺人披鹰爪已抓住重耳,重耳身子一歪,电光火石之间,狐偃挥剑砍去,重耳袖子齐刷刷斩断。
寺人披抓住一截袖子飘然下坠,一见却是空的,刚要拧身再上,却发现一百个人一起扑上来,拖祝蝴的左脚脖子,另外一百个人,拖祝蝴的右脚脖子。很多后面的人够不着他,就抱住前面人的脚,寺人披从来没被这么多人抱脚,感觉很爽,往上一蹦,就象像掀起一张沉重的渔网,蹦不三尺就坠下来了。
寺人披哇哇大叫,双掌拍出,象像剁饺子馅似的一通猛砍。狐偃从墙头乘机背起重耳,翻身跃出,撒丫子一口气跑到天亮。
重耳的侍卫被全部剁成饺子泥之后(估计够半城人吃一个月的),寺人披大喊晦气,灰头丧脑地捏着半截袖子回去复命。
重耳和狐偃在边境上一商量,决定往北逃往翟国。“翟”通“狄”,翟国就是狄人的国度,不过也是重耳的舅家(重耳妈妈就是狄人,重耳管狐偃叫二舅,不过俩人年纪差不多)。
哥俩奔到翟国,狄人一看,呦嗬,这南边的蛮子来啦,欢迎欢迎(他管人家叫蛮子)。从此,重耳开始了他漫长的流亡生涯,这年他43岁。
这里还有一个插曲还没有说。在扳倒太子申生之前,先需要剪掉他的爪子,那就是大夫里克。里克是“假虞灭虢”时期的统兵首领,在军队里有一定实力。
于是骊姬派了一个宫廷歌唱家——优施,预备用他其海妖一样的歌声,去做里克的统战工作(为了小儿子的前途,骊姬还特意跟优施睡了几觉)。
里克,从名字上看,象像个外国人名翻译过来的,模样估计是高鼻子,长脸条盘,衬衫熨的笔直,大高个子。
优施进到他家,就说:Hello, How are you doing, Mr. Lick.
里克也回答:Pretty well, any new songs for me today?
优施说:Yes, Please stay tuned on the hit.FM。然后优施就唱了一段儿小曲儿:“暇豫之吾吾,不如鸟乌。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
里克听不出弦外之音,就问:Well, terrific, but what do you mean though?
优施放下吉他:“我唱的意思是,您啊,还不如鸟乌聪明,鸟乌都知道选择茂密的树林栖息,而您里克却拣了根枯木枝儿。”
里克不明白什么是枯枝儿。优施说:“奚齐的妈妈骊姬贵为夫人,最受老爷子宠爱,这岂不是茂树。而申生的妈妈早死了,申生最招老爷子烦,这岂不是枯木?”
里克听完之后,忧闷良久,承认自己不识实物时务,但又不忍心背叛申生,故而采取中立态度(“中立”一词的出处),终于导致申生落难。
既然谈到宫廷歌唱家优施,就得多说两句山西的说唱艺术。就象像巫风炽热的楚国人喜欢跳舞一样,山西人喜欢唱戏。山西出土的戏曲文物占全国80%,元朝的关汉卿一说就是山西解州人——关羽的老乡。还有“元曲四大家”的白朴成也是山西人,首创《祝英台死嫁梁山伯》的。
我曾经在去五台山的弯道上,听长途车里不停地放戏文,有个老汉哼哼呀呀的,我一个字也不懂。据说晋戏有50多种流派,蒲州梆子、晋北道情、晋中秧歌,还有民间驱傩、赛戏、斩旱魃,都很有名。山西人爱唱,春秋时代的晋国士大夫讨论国事,都爱唱一段《诗经》。
据说,最早的音乐是朱襄氏创造的,那时候天下经常刮风,阳气过盛,万物散落解体,果实不能成熟,所以他创造五弦瑟,引来阴气,安定众生。后来葛天氏手持牛尾,踏脚而歌,是淳朴的乡村音乐。周武王灭掉商纣以后,在太庙献上俘虏,禀报斩杀的人头数,令周公创作了“大武”乐。周公讨伐东夷以后,又创作了“三¥象”,这都是是政府音乐,正经好歌,整齐有节的德音,寓含着父子君臣的纲纪,需要穿好大礼服去听的。
但是政府音乐沉闷繁烦缓,实在使人不耐。关于这点,去问问孔老夫子就知道了。他老人家在研究大韶的时候,三个月恶心得吃不下肉去。
到此时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大家都不爱听“大乐与天地同和”的政府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