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绝对本源之零点风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作品相关 为中国军队的抗日真相说句公道话(转贴)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二战盟军各国的文献资料显示,各国人民都以同情呵护的态度对待本国军队。哪怕他们的军队有时没有打好仗,哪怕他们中有很多官兵投降当了俘虏,本国 人民照样以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去救援和安抚他们。当然,对于军队的丑闻,人民也会发牢骚甚至进行严厉指责,但"呵护本国军队"的感情基础始终稳固。唯独在我们中国,有出乎意料的多数人以贬低嘲讽本国军队的表现为能事。有些“爱国贼”痛恨本国军队的感情甚至超过了对日寇的痛恨。他们乐意赞扬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甚至德国日本的军队,却绝不情愿给本国军队哪怕一句肯定的评语。他们对斯大林格勒、诺曼底、珍珠港什么的说起来眉飞色舞如数家珍。而对本 国军民浴血抵抗的战役却几乎一无所知。这些人经常自称是"爱国"者。但我始终 搞不清他们爱的是哪一国?胸膛里跳动的是中国心还是俄国心抑或是日本心?

    这些"爱国"者无非说,那时中国国军连吃败仗,大片地放弃国土。这就是"消极抵抗"或者"不抵抗",就是"卖国"等等。吃败仗和弃守国土就等于"消极抵抗"或者"不抵抗",就是"卖国"吗?胜败乃兵家常事,全世界都是这个理,何独中国军队不能吃败仗?别忘了,开战前就举国一致地认同了中国军队吃败仗的必然性。全国都赞同持久战,确认了中国军队在防御和相持阶段的失败和退却的必要性。中国政府在七七事变后即明定持久战方针,各界皆声明拥戴。约一年后,延安毛泽东也以《论持久战》一文表达对政府方针的认同。既然接受持久战方针,既然都承认开始阶段是防御阶段,也就认同了开始阶段一定会吃败仗。如果在开始阶段就能顶住不败甚至连打胜仗,那形势就不是敌强我弱而是相反,就不需要什么防御和相持阶段,直接反攻就行了,还打什么"持久"战?没有在最初阶段的失败与退却。没有人在这个阶段去牺牲去消耗日军,就不可能有后来的相持与反攻。

    说白了,七七事变后敌强我弱的的形势下,中国的军队要么就是不抵抗,要么就是去抵抗去送死,也就是去打败仗。这在这个时候,除了牺牲挨打以外没有别的选择。明知会败的仗还是要打,没有为全民族而牺牲的精神是做不到的。

    衡量谁抗日谁不抗日的标准就是看他敢不敢牺牲,敢不敢明知是败仗也要打。有的人口头上也同意持久战一说,心里想的却是让别人去"持久"去消耗去牺牲。自己保存实力藏起来。这种人越多,国家亡得就越快。

    中国国军的可贵之处不是百战百胜,而是敢于抵抗敢于送死。可以说,在抗日战争初期死伤惨重败得一塌糊涂的部队,才是真正抗日的部队。他们以自己的牺牲奉献去推迟敌人的胜利,从而换取国家的生存。

    真正的民族勇士们,抱定必死的信念,以弱击强,以十换一去消耗敌人。明知是以卵击石也不回避,明知是白白送命也还是前行。几个师几个军被打垮了,再动员起更多的师更多的军奔赴沙场。华北沦陷了,退到华中再组织抗击。首都陷落了,迁都重庆继续抗战。不投降,不妥协,咬紧牙关前赴后继誓死抵抗到最后一人。惨烈的民族大牺牲,真正体现着我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这才是我中华真正的民族英魂!

    况且,难道只有我们中国在战争初期打败仗吗?其他盟国军队在战争初期能表现得好些?否。发动战争的侵略者在战争初期肯定要胜利,这本来是战争的规律。战争的初始阶段一定会出现侵略方捷报频传,反侵略方败绩累累的现象。如果侵略者没有把握至少在战争初期打胜仗的话,他们何必发动战争?因此二次大战中处于反侵略地位的各国,在战争初期都毫无例外地有"兵败如山倒"的经历:英法联军被德国人打得丢盔弃甲,仓惶逃过英吉利海峡,法国宣布投降,亡国。在亚洲,除了珍珠港惨败以外,美英军队还被从菲律宾和马来半岛一直赶到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去,同时也有数十万英美印度军投降被俘。而苏联红军在战争初期表现最糟糕。在头半个月就被德国正面推进500余公里,投降被俘的红军官兵达百万以上。有的竟是以军为单位投降的。用"降将如毛,降兵如潮"来形容这种局面最合适。可以说,苏联红军创下了败退最快,投降被俘最多的纪录。

    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偏见,没有崇洋媚外观念的话,在对比英美法苏等列强在二战初期的表现后,不可能看不到我们中国国军在盟军各部队中出色表现。中国国军在开战时装备最差,素质最弱,因而牺牲最大。但他们的退却速度最慢!这傲人的成就是摆在历史上铁一般的事实。洋人们刻意贬低我国军队的表现倒也罢了。而那么多中国人自己看不起自己,专长窝里斗狠,这样的民族还有什么出息?

    当时中国国军是盟国军队中条件最差的一支,是举世公认的事实。这支军队装备最老旧简陋,给养最微薄,医疗卫生条件最差,百分之80以上的军人是文盲。最糟糕的是国军的各部队不久之前还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下。一些部队其实不 久前还是军阀武装甚至土匪武装,有的官兵甚至还要借大洋和烟土的刺激才能打 

    仗。就说"抗日名将"扬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