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表、教授国学”的职业理想也随之化为泡影。这种局面的出现一是因为朝廷的晦暗不明,二是王通先生自身的迂阔,使得他不愿再走回头路,因此也就失去了许多机会。
王通先生的郁闷心情在告别薛道衡先生的时候得以排解,他做了一首《东征之歌》,抒发了对怀才不遇的苦闷,也表明了坚持操守的决心。薛道衡先生也说了宽慰的话,并支持朋友开始新的生活。
理想的幻灭,怀才不遇的失落,使得王通先生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好在王通先生不是那种一棵树上吊死的类型的人,否则历史上就会缺少一位成绩斐然的私人教育家。
王通先生离开朝堂时的心境,用粗野之人的话来说,就是“此地不养爷,自有养爷处,处处不养爷,才把爷难住。”怀着这份坦然和些许淡淡的失落,王通先生迈上了崭新的生活之路。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但他并没有选择操琴鼓瑟,或是养鹤种竹,也没有选择像他弟弟王绩先生那样沉醉酒乡,而是有自己的主张。既然朝廷不给我机会,那只好劳烦自己大驾,自己创造机会喽。
总之,肚子里有货的人不用发愁没有用武之地。王通先生倚靠胸中的锦绣学问,办起了红红火火的民办教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王通先生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失意于庙堂之后,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民办教育家王通先生的身份只是一个隐士。他没有官衔爵禄,没有福利保障,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求使自己的学问得以继承;他热爱私人教育这一领域,并为之付出涔涔汗水;自己经时济世的学问无处施展,却希望自己的弟子能够实现他的梦想。
隐居的生活并不如读者上帝想象中的那样寂寥,从王通先生的事迹可见一斑。无奈而隐,失望而隐,天下无道而隐,大概是王通先生有别于钟子期先生的另外一种隐居原因。
王通先生的隐居,虽出于失落和无奈,但仍浇灌出了自己的硕果。他的大批学生很多都成为李唐王朝的擎天之柱,如魏征,如杜如晦;他也被弟子冠以“文中子”的称号,被后世誉为“王孔子”和“河汾道统”;其弟王绩先生,其孙王勃先生,风流文采都冠绝一时,但都有与世俗相悖的思想和行为,这与王通先生的影响不无关系。
王通先生虽年仅38岁就亡故,但他着实拥有精彩的一生,也向读者阐明了如下观点:一旦成为隐士,并非就是与寂寥划上等号;隐士的生活各式各样,不一而足。
九品芝麻官
王绩先生是王通先生的弟弟。虽为兄弟,选择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却迥然有异。王通先生虽归隐,但仍以儒家自居,并以教书育人为职业;王绩先生却成为老、庄的门生,终日里美酒相伴,不知今夕何夕。
王绩先生字无功。这是他自己取的,灵感的来源当然是老子的经典著作《道德经》。
读过《道德经》的读者上帝一定会为里面的玄言而晕头转向,以为是李耳先生醉酒后胡乱说的,被关尹喜那个没头没脑的追捧者记录下来,洋洋洒洒五千余字,往往前言不搭后语,可是在中国哲学史上却占有很高的地位,不得不承认李耳先生故弄玄虚确有一套。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中这样写道:“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意思即说,自以为能看见的是瞎子,自以为聪明的是傻子,自我夸耀的徒劳无功,自高自大的不能为首。既然如此,那么怎么做才能至善至美呢?李耳先生在另外一个章节中阐述了他的观点。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中写道:“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翻译过来就是:不自以为能看见,所以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求自己的荣耀,所以大功告成;不自以为大,所以为天下王;正因为不争不竞,天下没有能与之争竞的。古人说“受屈辱必得成全”的话,岂是虚构的吗?那确实得成全者,天下便归属于他。读完,读者上帝一定如独孤二少先生一样,满头甩汗,不知所云。
然而,饱读道家经典的王绩先生却能对这段话产生共鸣。李耳喜欢正话反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李耳先生主张“无为”而目的却是“无不为”,“无为”只是通往“无不为”境界的途径和方式,而并非就是真的什么都不去做,只等着老天爷把“无不为”的成果从天而降。以此类推,“无功”的言外之意则是“有功”,只不过这里面有一个曲折,王绩先生的“无功”是无功于社会,而其“有功”则是有功于自身,这不正是浓郁的老、庄论调吗?而且也正好照应王绩先生的名字(绩字的意思即是有功)。
花费如此功夫去解释王绩先生的名字,实在是想让读者上帝明了,王绩先生的名和字都不是胡乱取的,而是有着旷远的蕴藉之意。尤其反映出王绩先生严重的无为观念和出世思想,也为王绩先生最终走上归隐的道路找到了思想源头。
有了这样的思想,再加上社会现实的挤兑,王绩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