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都市潜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部分 第二十五章 东瀛霏雨夜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法爱好者,又很喜欢正冈子规的俳句,便把他的俳句都抄录下来,挂在各个包间里供餐客们欣赏,并将各包间的名字都用俳句里的词句命名,如他们所在的这间“青青”包间,就是取自“嫩竹青青四五竿”之句。铃木组长还告诉朱国平,日本的俳句其实受中国诗词的影响很大,比如“舟行在莲塘,莲花碰触小鬓上”这首俳句就是依据中国宋武帝的五言诗“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的意境创作的,不过是正冈子规把“过”改为了“碰”。说到这里,铃木组长竟谦逊地向朱国平请教说:“朱先生以为在这里是用‘过’字好还是用‘碰’字好呢?”

    朱国平对日本俳句并无研究,铃木组长突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令他有些猝不及防。但他想了一下,忽然意识到铃木组长提出的问题其实与懂不懂俳句并无太大关系,而与中国唐诗中的“推敲”之典倒不乏相似之处,于是便根据对这个句子的理解谈了自己的认识:“我想这一字之差,可能是与中日两国的莲花的品种或采莲的方式的不同有关。据我了解,中国古时南方的女孩采莲时是坐在一个不大的木盆里,以手做桨,游荡在池塘间,因木盆浸入水中较深,加之南方的女孩子身材普遍娇小,所以在采莲时会显出人低而莲高,故而说‘莲花过人头’;而在日本,我想可能是驾舟采莲,虽采莲人同是女性,但未必是娇小女子,所以与中国的南方女孩子坐盆采莲相比,就变成了身在高处,于是便有了‘莲花碰触小鬓上’。”

    铃木听后,大加赞赏,说解释得很有道理,实在是令人钦佩。

    朱国平忙说:“见笑,见笑!令人钦佩的应该是铃木组长,想不到铃木组长竟如此深谙日本的俳句和中国的古典诗词。”

    朱国平的赞扬之辞让铃木组长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忙说:“我只是喜欢而已,朱先生才是文学科班出身,故而我只能算是班门弄斧。不过,要是朱先生喜欢正冈子规俳句的话,我可以让店主人送朱先生一幅同样的作品留做纪念。”

    朱国平说:“这怎么好意思呢。”

    铃木说:“没关系,这家店主人很喜欢与人交往,与我家又是世交。”说着,便起身去找店主人,时间不大,铃木便和一位与他年纪相仿但身材矮胖的小老头走了进来,小老头的手里拿着一幅书法作品。

    店主人自我介绍叫高岛龙太郎,自幼受父亲影响喜爱诗词与书法,并谦逊地说自己的字写得不好,还望朱国平笑纳。之后,便将手中的作品郑重地交到朱国平的手上。

    朱国平见上面写的是:“牵牛正逢开花时,迎接堂堂文学士。”店主人解释说:“这是正冈子规当年为了迎接日本大文学家夏目漱石的到来而写的一首俳句,现在把它送给远道而来的学文学出身的朱先生,正合其意。”在场的人听后都说好,并一齐鼓起掌来。朱国平连连道谢,随后将这幅作品小心翼翼地收好。

    肖娜在一旁打趣道:“想不到,今天你还有这么大的意外收获。”

    朱国平说:“全是托你的福!”

    大家把肖娜带来的那瓶大关清酒都喝了,铃木、朱国平和另外一个叫石田一夫的男士喝得最多,以致都显露出了一些醉意。铃木今晚很是兴奋,从料理店出来,他提议全体人员一定要去唱歌才行,否则会辜负这么好的一个日子,于是一行人去了歌厅。朱国平平时在国内就很怕唱歌,不免心里打鼓。这自然瞒不过肖娜的眼睛,她便鼓励朱国平说:“只要敢唱就行,记住,在这里要得是气氛而不是水平,千万不要扭扭捏捏的。”

    到了歌厅,大家果然首推朱国平出场,翻了半天曲目簿,朱国平没找到他熟悉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只好唱了一首中文的《北国之春》,后来又在大家的要求下,和肖娜合唱了一个《敖包相会》,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欢呼和赞扬的掌声。肖娜说:“你看,这不是唱得挺好吗?”朱国平自讽地调侃道:“唱得好,不唱更好。”肖娜暗暗地在他胳膊上拧了一下,以示抗议。

    时间不长,朱国平便有些不安起来,他想到今晚还要赶回大阪去,万不可误了末班电车。想到此,他便让肖娜代他向铃木组长等人告辞,肖娜坚持让他自己去说,朱国平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凑到铃木面前,用手指了一下自己腕上的手表说:“思眯麻森!(对不起!)”铃木立刻明白了朱国平的意思,但坚决不同意他走。他说如果赶不上末班电车,他可以亲自驾车送他回大阪,但唱歌一定要尽兴才行。看着铃木那一副不容置疑的神情,朱国平只好继续呆下去。就这样,一直唱到夜里十二点多钟大家才尽兴而散。

    走出歌厅的时候,铃木组长问朱国平还要不要回去?如果坚持走的话,他就回家去开车,但被肖娜劝住了。酒后驾车的危害铃木心里自然清楚,他见肖娜同意朱国平留下了,便笑着悄悄对肖娜说:“这样做就对了嘛,我本来也没有打算送你的朋友回去。”肖娜被铃木说得脸上一阵发烫。

    不知什么时候,外面下起了小雨,朱国平和肖娜合撑着一把雨伞走在静谧而悠长的小巷里。被雨水打湿的石板路在街灯的映射下泛出一道道幽暗而闪动的光亮,傍晚出来时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