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快三个月了,阿海把‘青天电讯’上下认识得差不多了,公司的三处工作地点也都去逛过。虽然有很多开心的事,但他对前途有些忧愁了。
他已经换了三个部门了。开始是在业务科,半个月后就被发配到了仓库。又过了一个月,许总找他谈了话,说因工作需要,让他去维修室学习维修。他很担心自己的归宿是营业厅,那里正缺少男性,现在清一色是老少不等的女士。
其实,在仓库和业务科的工作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些取货、送货的活。只是在业务科时感觉很是热闹,除了齐科长、崔叔是四十来岁,其他人都不到三十。每天,听他们侃大山、谈业务,阿海觉得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仓库员工的老龄化比较严重,三十多岁的黄主任算是最年青的了,余下的几位都是五十开外。阿海心想,自己与陶泽的到来,怕是上面考虑要老中青结合吧?这里很闷,那几位老人不是沉默寡言,就是不知所云。本想学习点东西的阿海,尝试过几次就放弃了。
当然,老龄化只是对仓库来说的,同处一地的车队并不是这样。车队是由五个半人组成,人家早已老中青相结合了。所谓的半个人指的是于大爷,其实阿海称之为于爷爷都不为过,毕竟这位老爷子都有六十出头了。
阿海在仓库工作了一个月,对于大爷感觉很是神秘。仓库的活,人家只要有空就跟着干,而且还很卖力气。阿海与陶泽加在一起,都赶不上这老头。业务科的事他也时不时插上一手,主要是负责与邮电局的沟通。他就是邮电局的退休职工,在那里人脉很广。车队里,油的供应全归他管,购油、用油他都十分严谨。这是肥缺,他却能分文不取。因此,阿海只能把他算成是车队里的半个人。
看现象,于大爷和许总应属忘年之交。他的所作所为全对许总负责,他们经常单线联系。于大爷还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助周转不灵的许总。许总也不白用,按银行利率付给他利息。阿海颇为羡慕这种无私的帮助,好想在以后自己的创业中,多找几位这样的好老头。
相处日久,阿海觉得这老头不用也罢,他开始讨厌于大爷的性情。仓库的保管员陈姨、郭姨称呼他为老于,不过阿海怎么听都象‘老驴’,他还真是个‘驴脾气’。除了对许总言听计从,老于头是谁的账也不买。无论什么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就会变得又臭又硬。这里面的学问,阿海研究了十几年,最后只能自认为天份不够而放弃了。
车队的司机给阿海高深莫测的感觉。闲聊时,只要提及有关公司的事情,三位司机就是一付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表情。阿海很愿意听他们谈论事情,因为他们知道得比别人多。但是每次都有遗憾,司机们讲的故事虽如评书一样精彩,但是他们没有说书人那样的职业道德。他们留下的‘包袱’,永远没有‘下回分解’。
阿海不适合在仓库工作,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他总是出错。他与陶泽除了作力工,就是取货、送货。阿海比陶泽大几岁,所以诸事由他办理。司机的活是他们往哪指,人家就向哪开。阿海经常搞错的是取货的手续,其实主要的只有取货单、介绍信、身份证这三样。说来也怪,这种弱智都能办好的事,到了看似精灵的阿海手里就是摆弄不顺。半个月,一共取了七次货,阿海却带领陶泽和司机返工了八次。每次他都得落一样手续,没有这必要的东西,货场是肯定不会付货的。不得已,他们只好回头来取,当然也有半路上就回去的时候。其中有一次,阿海落下了两样,又是分两次才把手续取齐。
对自己工作中的无能表现,阿海颇感汗颜。他已经决定下次要用记事本了,按章办理保证不再出状况,然而机会却不再了。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这是阿海在实践中印证了的一句话,吃了暗亏的他开始有点心计了。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许总了解到阿海不适合现在的职务,还有他曾说过业务科是力工班的事情。不过许总大人大量,并没有因他的言行而作出处罚,只是又给他换了份工作,调他回到业务科的隔壁――维修室。
阿海的自知之明告诉他,自己做不了技术活。他总是溜号、太过马虎了。可是为了生计,他又不得不接受安排。还有一个原因,这个维修室干的是弱电,不存在危险性。
维修室比仓库更让阿海郁闷,仓库起码还有一堆老头、老太太,这里只有一个。本来还有一位郝师傅,因他离开后才让阿海过来凑数。在这个狭小的工作间里,阿海每天要面对的是已近古稀之年的贾师傅。更不幸的是,贾师傅说的是一口地到的山东话。阿海虽然是祖籍山东,可现在却是听不懂几句。
好在业务科就在隔壁,阿海可以常去散心。后来,他几乎把自己当成是业务科的人了。只是早上到维修室报到,然后整天呆在业务科。反正维修他也不会,就全部交给了能者多劳的师傅。这种情况领导暂时没有留意,阿海很是自在地过了几天。
不过有人却不放过他,这个人就是贾师傅。人家并不批评他,只是敦促他。只要超过十分钟阿海不在维修室露面,贾师傅就开门喊他,或者来敲业务科的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