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京华沉浮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前卷 前卷四 大学春秋谈(上)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抚今思古,深不敢苟同。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已经大肆抨击了此种摧残人才的做法,然而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时时会在各种场合显露狰狞。

    试问,修剪树枝,以何为准?大凡人生之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原本是无一定之规的,何来准则而言。回首阿唐毕业18年走过的路,自己都不能断言,此佳彼误,最多是如果如此这般或许弯路少一些。阿唐有如此说,绝非鼓吹虚无之论,不过是想要说明他人的言论及评价只是一个参考,切不可作为准则来遵循,以免以偏概全,误导青年。

    这一番言论,阿唐是就事论事,不对个人。上文提到的老师,他是阿唐非常敬重的工大老师中的其中之一,尽管我们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两种人。凭心而论,他的为人处事,最是公平,对得起良心,可惜生不逢时,早上了二年大学。

    青年时代,过来人的一句话,往往受益终生。前提条件是双方是平等的朋友,彼此没有利害关系,真心相对。高校的专职辅导员,显然不能胜任此一角色,一方面他(她)要代表校方管理学生,另一方面要放下身段做学生的朋友,两种角色很难协调。

    日前,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阿唐兴冲冲地跑回家来告诉阿唐,他有一个5年级的新朋友D,是学校派给他的。我了解到D的角色就是让小阿唐认识学校,尽快进入状况,他会耐心解释小阿唐提出的任何问题,并且提出自己的忠告。D是小阿唐的朋友,对小阿唐而言,他也是个过来人。

    我们的高校可否借鉴此类经验,为每一位新生安排一位高年级的学生作为夥伴搭档。无论是学业见识还是人生经验,过来人的看法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专职辅导员制度继续保留,职责集中在管理学生日常事务,应付突发事件,完全从一对一的思想教育领域退出来。如果愿意,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公众活动,把所谓的正确观点潜移默化地传达给你的学生,当然,前提条件是那一套观点学生愿意受教。

    哎呀呀,一不小心,一个轻松的话题就写成了道貌岸然的高校政治工作教育之我见的八股文,砖头,砖头的干活!

    六,恐怖教材的噩梦

    第一学期末,阿唐的高等数学考试挂了。

    考试完了,阿唐感觉大事不好。寒假回家前,找了留校不回家的老乡,“丫头,如果我挂了,请来信通知我,暗号如下……”

    果然,开学前一周,鸡毛信传来了密语写就的噩耗。我是全班挂掉的7人中的一位,全系合共挂掉了十好几个。据说是因为我们这一届新生用功不够,学校要给我们一个下马威。

    一次挂掉如此多的人,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试题难度大,用功不够,中学体系向大学体系转型的混乱等等,最重要的原因是教材。

    出於职称评定的需要,被评定人需要著述若干。对专业课老师来说,写一点有新意的文章和著述大概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对基础理论课的老师而言,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试以数学分析为例,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不能说是已经研究到了顶峰,至少也是很难再出成果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过是边边角角的收获。这一领域,写一篇有新意的论文很困难,编一部有价值的著述颇费思量,如此,编写教材就是一本万利的捷径了。而且此种做法,很为校方鼓励,是啊,堂堂工大学府,如何可以用他人的教材,自己的孩子长得再丑,那也是自己的孩子。如此一来,就苦了我们这些苦孩子,六年工大,使用过的教材整整两大纸箱,基本上是本校主编的油印教材。

    这些教材印量小,樱孩错误多,装钉缺页或前后倒置,字迹不清爽,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经常是上课之前,授课老师先带领学生进行一番错误勘正。并非每位著者都是妙笔生花,抑或有人文理不通,往往通篇不知所云。又或是多快好省,教材直接由教义编撰而成,除了公式就是符号,既无来龙亦无去脉,全部由骨头堆砌而成。上课时,授课老师时间有限,提纲挈领,点到为止;深入领会,融会贯通,全靠下课后的自习。不幸的是,如果上课时没有听懂,自习时对着那油印讲义一般的教材猜谜语似的左推右敲,最终仍是不甚了了。

    曾经有一个笑话,班上一个同学上课时大骂狗屁教材,旁边一位女生闻言大窘,原来撰书之人是女生的老妈!

    当然,授课老师也会推荐几本参考资料阅读,下课之后,大家蜂拥前往图书馆,狼多肉少,不一时,全部的十几本参考书就告了磬,后来者,只有做“无可奈何花落去”状了。

    当掉的那个寒假,阿唐自知不能幸免,离校前去图书馆借阅浙大出版的“数学分析”,或许是放假回家,外借之书回笼,居然得逞。该书1965年版,樱孩精美,文字流畅,范例丰富,憋了一学期的不解之处,豁然开朗。

    诚然,浙大的数学功底强过工大,故而教材编得好,本无甚奇怪之处,奇怪就在于我们为何不能选浙大的教材做为教材,如果觉得没有面子,可否保证上课的学生人手一本做参考?

    俱往矣,但愿现在工大的图书馆是根据借阅率的高低来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