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名
岳阳后魏安泽县,隋改为岳阳
霍邑汉彘县,后汉改为永安。隋于此置汾州,寻改为吕州,领霍邑、赵城、
汾西、灵石四县。贞观十七年,废吕州,以霍邑等三县来属,以灵石属汾州
赵城国初,分霍邑县置
汾西后汉汾西郡,隋废为县,属吕州。隋末陷贼。武德初,权于今城南五
十里申村堡置。贞观六年,移于今所
冀氏汉猗氏县地,后于古猗氏县地南置冀氏。
隰州下隋龙泉郡。武德元年,改为隰州,领隰川、温泉、大宁、石楼四县。
二年,置总管府,领隰、中、昌、南汾、东和、西德六州。三年,又置北温州属
焉。贞观元年,省中、昌、西德、北温四州,又以废昌州蒲县来属,仍督隰、南
汾、东和三州。三年,废都督府。又以废东和州永和县来属。天宝元年,改为大
宁郡。乾元元年,复为隰州。旧领县六,户八千二百二十二,口三万八千三百九
十五。天宝,户一万九千四百五十五,口十二万四千四百二十。在京师东北九百
六里,至东都八百八十里。
隰川州所理。汉蒲子县地,隋为隰川县。
蒲汉县。武德二年,置昌州,领蒲、仵城、常武、昌原四县。贞观元年,
省昌州及昌原、仵城、常武三县,以蒲属隰州。
大宁汉北屈县地,隋为仵城。武德二年,置中州于隋大宁故城,因改名大
宁。贞观元年,废中州及大义、白龙二县,以大宁隶隰州。
永和汉狐氵聂县,隋为永和。武德二年,移治于仙芝谷西,属东和州,又
分置楼山县。贞观元年,废东和州及楼山县,以永和隶隰州。
石楼汉土军县,隋改为石楼。武德二年,于县置西德州,领长寿、临河、
石楼三县。贞观元年,废西德州,省长寿、临河二县,以石楼属东和州。二年,
又省东和州,以石楼来属。
温泉隋新城县。武德二年,分置温泉县,仍置北温州,领温泉、新城、高
堂三县,属隰州总管府。贞观元年,省北温州及新城、高堂二县,以温泉来属。
汾州上隋西河郡。义旗初,依旧领隰城、介休、孝义、平遥四县。其年,
割介休、平遥二县属介休郡。武德元年,以介休郡为介州,西河郡为浩州。三年,
改浩州为汾州,仍割并州之文水来属。贞观元年,省介州,以介休、平遥二县来
属。文水还并州。十七年,以废吕州之灵石来属。天宝元年,改为西河郡。乾元
元年,复为汾州。旧领县四,户三万四千九,口十万六千三百八十四。天宝领县
五,户五万九千四百五十,口三十二万二百三十三。去京师一千二百六里,东都
九百三十七里。
西河汉美稷县,隋为隰城县。上元元年九月,改为西河县。
孝义汉中阳县,后魏曰永安。贞观元年,改为孝义。
介休汉县。武德元年,于县置介州。贞观元年,州废,以介休、平遥属汾
州。
平遥汉平陶县。后魏庙讳,改“陶”为“遥”。武德属介州。州废来属
灵石隋分介休县置,属吕州。州废来属。
慈州下元魏曰南汾州,隋改为耿州,又为文成郡。武德元年,改为汾州。
五年,改为南汾州。八年,改为慈州,以郡近慈乌戍故也。旧领县五,户五千二
百四十五,口二万二千六百五十一。天宝,户一万一千六百一十六,口六万二千
四百八十六。在京师东北六百八十三里,去东都七百二十七里。
吉昌隋县
文城元魏曰斤城县,隋改为文城。显庆三年,移斤城县东北文城村置。
昌宁汉临汾县地,后魏分置太平县,又分太平置昌宁县。
吕香义宁元年,分仵城县置平昌县。贞观元年,改为吕香,因旧镇为名。
上元三年,移治所于故平昌府南置,今县是也。
仵城后魏置县,取镇戍名也。
潞州大都督府隋上党郡。武德元年,改为潞州,领上党、长子、屯留、潞
城四县。二年,置总管府,管潞、泽、沁、韩、盖五州。四年,分上党置壶关县。
贞观元年,废都督府。八年,置大都督府。十年,又改为都督府。贞观十七年,
废韩州,以所管襄垣等五县属潞州。开元十七年,以玄宗历职此州,置大都督府,
管慈、仪、石、沁四州。天宝元年,改为上党郡。乾元元年,依旧为潞州大都督
府。旧领县五,户一万八千六百九十,口八万三千四百五十五。旧于襄垣置韩州,
领县五,户七千一十七,口三万二千九百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