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脑子里的杂念一闪而过,但是很快地被他随手摒弃,这种时候还要关心那些无聊的问题他就不是孙绍了。蔡瑢都已经嫁了他五年的时间了,光是确立关系也有七年时间,就算可能有着自己无意间的破坏作祟,但是毕竟人家是真心诚意的喜欢自己的,怀疑那么多实在是对不住蔡瑢这么多年为自己一心一意,无怨无悔的付出,更对不住自己的两个女儿。
当然在孙绍思绪万千的时候蔡瑢则是开始解释图纸上的内容,“现在使用的船只为了安全着想所以吃水都比较浅,这样在近海或者内河航行可以减小水底的风险,但是到了远海由于风浪的加大船只过浅的吃水没有办法很好的抵御风浪,所以想要到远洋去,足够深的船舷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现在的船只还是平底船比较多,想要加深吃水还是有必要应用尖底船的。另外再船帆方面,适用的硬帆在获得风力上还算有优势,只是现在的单个桅杆的设计借用风力似乎并不是那么有利,所以我的想法是把桅杆增加到三个,但是做成平行的风帆,虽然单个的力量可能不是那么明显但是组合起来就可以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随着蔡瑢的解说孙绍也逐渐的把思想放在了她的身上,的确经过这样的改装船只的远洋航行能力会有一个实质性的提升,另外暗礁的损害也能减低一些,加上海图和简单的司南完全可以说能保证最大的程度不至于丢失方向,对于安全系数可以说提高了不少,只要探索出一条比较适合的航道的话孙绍并不介意让商队的业务扩展的远一些。除此之外因为政府控股的保险公司最近亏损比较大(主要还是他们尝试未曾探索过的航线深入的地域实在是没有预料,结果不少人都遭到了船毁人亡的厄运,同样的因为海上保险给保险公司带来的赔偿费也是相当的不小),随着蒋琬离开继任交州刺史的陆瑁某种程度上也是感到了其他的一些股东有了退股的打算,因为这种事情不太好用政府的行政权力干涉,陆瑁最终还是决定上报上来希望中央能提供一些技术援助来减少这些人因为盲目的开拓航线而遭致损失的情况,这也是孙绍之所以把这些资料交给了那些专业学者的原因,只是没有想到在学院里担任客座教授的蔡瑢竟然也被惊动了,或许上次去海南的经历对于她有所影响,在这方面的兴趣似乎也是颇为深厚。“的确海船跟内河船只不一样,最主要的动力还是风帆,人力起到的作用有限,哪怕是机械由于保养的问题也难以起到太大的作用,所以这一点非常的重要。至于说安全问题主要还是他们盲目的探索导致的,只要把这个问题控制住了,让大家顺着相对安全的航线行进,沿途能有比较合适的天然港口提供庇护的话,就可以说得上完美无缺了。”
孙绍这般的有些臆想地说着,虽然知道很多东西并不能要求他们做到,相当的一部分客观条件导致孙绍的想法其实根本不可能实现。不过单纯的自己方面对于水手们的资格要求还是有一番考校的,行业内部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可以说是已经去芜存菁,对于那些不够格的从业者很快就得被淘汰,同样的水手们的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也在不断的实践之中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锻炼。有一群高质量的从业者孙绍还是很放心这个逐渐成为国家的第一纳税大户的行业的,自然更多的还是把帮主放在了给他们提供帮助以及保证这些人的基础设备方面。单纯的行业公会一方面本身拿不出那样的实力而来孙绍还想限制一下这些人的发展,毕竟远洋航行一次出门不远万里,回来一趟沧海桑田,对于感情的寡淡是肯定了的。
如果没有足够制约这些人的存在任由他们自由发展,孙绍自己都想象不出来自己的国家将来会走向在怎么样的道路。看到蔡瑢一脸耐心的继续解说,孙绍也是时不时的回复了一些自己的意见,之前的那种带了些不愉快的看法很快的就烟消云散了,两个人从船体的机构说到了关于海水阻力以及腐蚀性的看法,最后直接聊到了海边的季风上面。“理论上说这一带是冬天吹西北风夏天吹东南风,但是不代表别的地域跟我们是完全一样的,气候这种东西规律并不是那么好追寻,如果往南走一些说不定空气的流向又是不完全一样。”孙绍对于很多人的经验主义的判断方式感到有些嗤笑,中国行得通的经验未必放之世界皆准,单纯的依靠从某些固定的客观条件之下得出来的所谓真理,一旦条件变化完全就失去了效用。蔡瑢则是被他的这番话吸引住了,“夫君说的似乎是没错的,根据你的说法风就是空中气流的流动,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热胀冷缩,那么我想可以大略的揣测以下各个地方之间的不同情况。”
“单纯的考虑这一方面也是不够的,除此之外整个地面上的大气其实是分为几层的,它们之间的联系说也不是那么容易说明白的。另外我们所居住的世界,未必够早就是如同前人所设想的那样,种种的事情都需要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考虑。”当然话不能说的太过于直白,加上自己本来就是半吊子露馅了就不好了。想到自己考这一手半吊子的学识成功忽悠到一个如花似玉的知性美女对自己死心塌地孙绍自然是一阵骄傲,早知道以前有机会的时候应该多涉猎一点,光是思考人生是不够的,那些哲学大师的书籍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