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佩金鱼。五
品,服紫者红鞓乌犀带,佩金鱼,服绯者红鞓乌犀带,佩银鱼,服绿者并皂
鞓乌犀带。武官,一品、二品佩带同,三品、四品金带,五品、六品、七品红
鞓乌犀带,皆不佩鱼,八品以下并皂鞓乌犀带。司天、太医、内侍、教坊,
服皆同文武官,惟不佩鱼。应殿庭承应五品以下官,非入内不许金带,又展紫入
殿庭者,并许服红鞓,不佩鱼。又二品以上官,许兼服通犀带,三品官若治事
及见宾客,许兼服花犀带。大定二年制,百官趋朝、赴省,并须裹带。五品以上
官,趋朝则朝服,赴省则展皂,雨雪沾衣则从便。凡朝参,主宝、主符展紫,御
仙花或太平花金束带。近侍给使、供御笔砚、直长、符宝吏紫袄子,涂金束带。
轮直,则近侍给使并常服,常服则展紫。阁门六尚,遇朝参侍立则服本品服,若
宫中当直则服窄紫、金带。学士院官、修起居注、补阙、拾遗、秘书丞、秘书郎,
朝参侍立则服本品服、色带。当直则窄紫、金带。东宫左右卫率、仆正、副仆正、
典仪、赞仪、内直郎丞,当直亦许服之。太子太师出入宫中则展紫,至东宫则展
皂,三少则展紫。
◎舆服下
○衣服通制
君子之服,以称德也,故德之备者其文备。古者王公及士庶人莫不各有一定
之制,而不敢相逾者,盖风俗之奢俭,法令之齐一,必于是而观焉。《诗》曰: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其三章曰:“彼都人士,充耳
琇实。彼君子女,谓之尹吉。”此言都邑之盛,人物之懿也。明昌间,章宗谓宰
臣曰:“今风俗侈靡,莫若律以制度,使贵贱有等。其令礼部具典故以闻。”他
日又谓参知政事张万公曰:“山东风俗如何?”万公对以奢,左丞守贞因言衣服
之制,上曰:“如卿所言,正恐失人心耳。”守贞曰:“止是商贾有不悦者。”
万公曰:“乞宽与之期,三年之内当如制矣。”于是,上以礼部所拟太繁,以尚
书省所拟而行之。嗟乎!人君以风俗为言,其亦知所务矣。
金人之常服四:带,巾,盘领衣,乌皮靴。其束带曰吐鹘。巾之制,以皂罗
若纱为之,上结方顶,折垂于后。顶之下际两角各缀方罗径二寸许,方罗之下各
附带长六七寸。当横额之上,或为一缩襞积。贵显者于方顶,循十字缝饰以珠,
其中必贯以大者,谓之顶珠。带旁各络珠结绶,长半带,垂之,海陵赐大兴国者
是也。其衣色多白,三品以皂,窄袖,盘领,缝腋,下为襞积,而不缺袴。其胸
臆肩袖,或饰以金绣,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鹘捕鹅,杂花卉之饰,其从秋山之服则
以熊鹿山林为文,其长中<骨干>,取便于骑也。吐鹘,玉为上,金次之,犀象骨
角又次之。銙鞓,小者间置于前,大者施于后,左右有变双钅宅尾,纳方束
中,其刻琢多如春水秋山之饰。左佩牌,右佩刀。刀贵镔,柄尚鸡舌木,黄黑相
半,有黑双距者为上,或三事五事。室饰以酱瓣桦,钅剽口饰以鲛,或屑金鍮和
漆,涂鲛隙而礲平之。酱瓣桦者,谓桦皮班文色殷紫如酱中豆瓣也,产其国,
故尚之。
初,女直人不得改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违者杖八十,编为永制。
妇人服襜裙,多以黑紫,上编绣全枝花,周身六襞积。上衣谓之团衫,用黑
紫或皂及绀,直领,左衽,掖缝,两傍复为双襞积,前拂地,后曳地尺余。带色
用红黄,前变垂至下齐。年老者以皂纱笼髻如巾状,散缀玉钿于上,谓之玉逍遥。
此皆辽服也,金亦袭之。许嫁之女则服绰子,制如妇人服,以红或银褐明金为之,
对襟彩领,前齐拂地,后曳五寸余。
明昌六年制,文武官六贯石以上承应人并及荫者,许用牙领,紫圆板皂条罗
带,皂靴,上得兼下。系籍儒生止服白衫领,系背带并以紫圆绦罗带,乾皂靴。
余人用纯紫领,不得用缘,杂色圆板绦罗带不得用紫,靴用黄及黑油皂蜡等,妇
人各从便。泰和四年,以亲王品官既分领缘,而复有皂靴之禁,似涉太烦,遂听
亲王用银褐领紫缘,品官皆紫领白缘,余从明昌制。
书袋之制。大定十六年,世宗以吏员与士民之服无别,潜入民间受赇辒狱,
有司不能检察,遂定悬书袋之制。省、枢密院令、译史用紫襜丝为之,台、六部、
宗正、统军司、检察司以黑斜皮为之,寺、监、随朝诸局、并州县,并黄皮为之,
各长七寸,阔二寸、厚半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