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可能吴大叔和我婶儿都不爱听。小兰也该嫁人了,不然她和刘强在一起混当,闲话少不了,还兴许出难看的。”
王淑芬停了手中的活,转过脸,没好气地说:“别把话扯得太远,刘强和小兰不会有别的什么事。我看这门亲事成不成还是听听小兰自己的意见,别人就别瞎操心了。如果小兰同意,咱们就让兰正告诉刘辉,她不愿意,别人也不能强求。”
刘辉自从那次见到吴小兰,真的是朝思暮想,连睡觉都不安稳。他专程去了一趟黄岭,问兰正:“吴有金也该回话了,这些天,怎么没见他家里来人说亲呢?”
兰正说:“哪有女方找男方的?你得主动上门。我跟吴有金说了,看来他没啥意见,能不能把吴小兰抓到手,还得看你的本事。”
刘辉回到家,死磨硬泡非让他妈去一趟刘屯,主动到吴有金家去提亲。
刘三嫂到了刘屯,住在李淑芝家。她没改嫁前和李淑芝家处得非常好,李淑芝经常接济失去父亲的刘辉。
刘辉从朱家湾出来,特意打扮一番,从胡永泉手里借来一件干部服上衣,衣兜上别了俩钢笔。裤子是老式,一抿腰,没有前开门,裤裆肥大,配上一双顶开花的旧布鞋,显得不伦不类。他来到李淑芝的家门口,为了让婶婶一家高看,故意摆动胳膊,挺胸抬头,迈着方步进了李淑芝的家门。
李淑芝家里没细粮,用玉米面烙成小饼,又在房后障子上摘了豆角炖土豆。她把饭菜端上桌,很抱歉地说:“三嫂,实在没办法,没啥好吃的,这顿饭就将就吧!”
刘三嫂对李淑芝的盛情招待非常感激,她说:“吃完大食堂,哪家的粮食也不充足,能吃到这样的饭就很不错了,跟你要好的,你也没有啊!”
刘辉只吃了一个饼子,然后对李淑芝说:“告诉你老婶儿,我平时不吃这些,到哪个小队去,他们都得给细粮,大米白面都吃腻了。”
李淑芝赶忙说:“是的,是的,你是干部,到哪都吃得开。今天晚饭你还在我家吃,我叫刘强到东小河子网些鱼,咱们大家都改改馋。”
刘三嫂问:“怎么没见到小强?这孩子长成什么样,我怕是认不出来了。”
李淑芝说:“就是走对面,你也不见得认出来。这孩子,长个傻大个,挺壮实,就是没心眼子,不如咱刘辉聪明。他在黄岭修水库,晚上才回来。”
刘三嫂吃完饭,把话转入正题:“哎、强他妈,我想和你打听一个人。吴有金的丫头也该长大了,听说挺好看,不知是不是本份孩子?”
李淑芝已经看出刘三嫂母子的来意,想到吴小兰和刘强的交往,心里也产生一些顾虑,但她还是实事求是地向刘三嫂作了介绍:“要说这个孩子,真是吴有金夫妻的福分,不但长的秀气,还有文化,懂事理。这孩子又贤惠,又有孝心,手又挺巧的,谁要有这样的媳妇,那就是前世修来的。”
刘辉听到这,心里又一阵激动,他督促刘三嫂赶快去吴有金家,恨不得马上就娶到吴小兰。
刘三嫂约李淑芝一同去,并且说:“王淑芬一向尊重你,你的话有份量,这事经你嘴提出来,吴家就不好驳面子。”
李淑芝摇着头说:“现在不比以前了,我说不上话。也不知啥原因,我们家和吴家闹得挺别扭,已经好长时间没来往了。我不是不想帮忙,只是我不能去吴有金家。”
刘辉要和刘三嫂一同去,刘三嫂没同意,对儿子说:“你冒冒失失的,先在你老婶儿家呆着,我去探探信儿,看看人家的态度。”刘辉急着去见吴小兰,没听他妈的话,刘三嫂去不久,他也跟到吴有金家。
在吴有金家里,没见到吴小兰。吴小兰和刘强一样,在黄岭水库的工地上。
夕阳西下,水库工地上的建设者们都在收拾工具,收工后的吴小兰和刘强一起往家走,他俩连说带笑,忘了饥饿和疲劳。吴小兰问刘强:“你说,这个水库修成了干什么最合适?”刘强不假思索地回答:“养鱼。到秋天甩下一网,涝出来的鱼够咱全村吃。”吴小兰拍打着刘强,笑着说:“你总是忘不了吃,可别学孙胜才,不是琢磨吃,就是拉稀屎。依我看,水库修成了,主要用作灌溉,把旱田变成水田,种水稻,年年高产,还有细粮吃。”刘强也跟着笑:“说我认吃,你也说到吃了,看来吃饭还是最大的事情。但我觉得,咱这地方不缺水,主要是怕涝,水库把水圈起来,鱼虾少不了。到那时,水库里漂着小船,我们坐在船上,旋网扔进水里,鱼儿欢跳,水鸟吹唱,我们的家乡成了北方江南了!”
天色变得麻黑,路上没有行人,吴小兰往刘强身边凑了凑,挽住他的胳膊,把脸贴在刘强肩上,低声说:“刘强,以后干活留点力气。全水库的人,你的土筐最大,装得最满,你就不怕累坏了?”
刘强说:“累不坏,力气就是这样,你越用它,它就越有。我看不惯偷懒藏奸的人,他们也不知留着力气干啥用?”
吴小兰说:“将来成家了,你把力气都拿出来,小日子一定差不了。”
刘强愉快地笑着:“吴小兰同志,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