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青铜时代的蜥蜴战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七章 阖庐五战(515B.C.-500B.C.)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兴奋不已。“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隐藏自己的企图,制造敌人的错觉,从而attack where they are not prepared(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终于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传,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翻译成现代话:使战争形势朝着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方向发展。
    接着“用间”“火攻”“游击”这些正规战所不齿的损招也出来了。利用敌人的老乡、军官做卧底,派双重间谍散布假情报,就是“用间”
    “火攻”,则敌人的军需辎重,仓库粮道,都是孙子要烧的对象。孙武还提醒大家,放完火,不要从下风发起攻击,免得烧了自己。
    而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则是游击、运动战的境界,是对传统的正规战的一场革命。礼崩乐坏了嘛,孙武彻底否定作战以礼。
    孙子最后说:You wish to fight, you  must count the cost first。曹操为此做注解:“从国内运送二十钟粮食到前线,最后只能有一钟抵达,因此,从敌国征集一钟粮,我国就可以少支出二十钟。”战争的成本相当巨大,劳民伤财,好在南方地理得天独厚,依靠河网水运,使成本和物资损耗大大降低。但是,不管怎么样,“兵贵胜,不贵久”,时间打久了,给养消耗不起。所以孙子要速战速决。(到了战国时期,运输水平提高。孙膑因此扬弃了孙子“兵贵神速”的主张,支持打旷日持久的围城战,一围就是一两年。)
    惬意之极的孙武打个哈欠,看看这个传世兵典写了大半,丢下毛笔,次日清晨起个绝早出门。扑面而来空气中荡羡着春意,星星点点的花骨朵儿,禁不住一夜细雨的引逗,将一丝一缕的粉黄,揉入深深浅浅的碧绿中。这接踵而来的一天孙武将无比珍惜,当他正要大发感慨的时候,一个白胡子的年轻人,出现在他家的篱笆门外。
    伍子胥前来造访的时候,兵家奇才孙武正在庭前的看花开花落。农家平静生活被声似巨钟的伍子胥大哥打破了:“先生,My name is Wu Zixu, and I am here on behalf of…….算了我还是说中文吧,我是伍子胥我是来请先生出山的,先生千万不要推辞。先生善为兵法,妙手著作,我一天之内曾经七次向吴王推荐您。吴王闻一善若惊,得一策若赏,立刻请您出山,未来前程无限。跟我走吧,以您的高才,取吴国富贵如拾草芥。”
    “我孙武隐居偏僻,意旷神闲,家有两室一厅,仰俯随意,乐得无事,早起打开鸡窝门,悠然抬头可见南山,富贵于我何加焉?”
    “可是,您不出山,如何周济天下苍生?我的仇又如何得报啊!”
    “咦,这位白胡子年轻人,我出不出山跟你报不报仇有何关系!”
    “我伍子胥跟楚国有血仇宿恨,国人尽知,所以我劝吴王攻楚,吴王一言不发,登上高台,迎南风长啸,心事重重。我看,吴王嫌我和伯嚭都是楚人,不愿意把举国之兵付与我俩。所以我特请先生出山,伐楚。先生别忘了铁肩担道义啊。我····”
    于是二十岁出头的孙武驮了兵书,跟着伍子胥大哥跑到苏州碰运气。五千九百字真言,气势恢宏、论说精辟,令人耳目一新。吴王阖庐逐篇拜读孙武的十三篇,不知不觉赞叹出声。但是,这就像现代企业招聘一样,光看简历和推荐信还不够,面试也是一关,面试之不足,还要搞出个“情景测试”,模拟实际生产环境,让你上去操作一把。于是阖庐派出宫中美女300人,交由孙武指挥,搞搞情景测试(按司马迁说法是180人)。
    300苏州美女皆披甲,顶盔。(甲是皮的,比较轻,盔却是青铜的——脑袋值钱啊。沉颠颠象顶着个西瓜,小姐们又好气又好笑)。孙武把这些操剑持盾的女兵分成两队,派吴王爱妃两人做队长,命她们握戟。孙武下令说:“小姐们,请安静一下,请——。你们知道你们的心、背、左右手吗?”
    小姐们回答:“知道。会绣花的手是右手。”
    “好。向前,就是朝着心的方向走;向左,就是朝着左手的方向走;向右,就是朝着右手的方向走;向后,就是朝着后背方向退。都要随我的鼓声。”
    “好地哇!——嘻嘻,哈哈。”
    “现在练耳目。战场广阔,既不可能听见将帅的声音,也不可能看到书面的命令,每个队伍、每个战士的行动,都只能听金鼓的声音,看指挥旗的招动。(现代海军作战还在看旗语哩)。倘若鼓声不停,前面就是有水有火,也得往里边跳,若是鸣锣,前面就是有金山银山,也都给我回来。总之一句话,大家共用一双眼睛,一双耳朵,一个心。听到了吗?”
    “是!——元帅爷!”
    孙武宣布:“击鼓,向右——”
    不知是击鼓官可笑,还是孙武可笑,还是吃错了什么药,众宫女们再也忍不住了,嘻嘻哈哈暴笑起来,纷纷抛了兵器捂肚子。
    孙武说:“规定不明,号令不熟,是我将帅的罪过。”于是三令五申,把规定重述明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