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青铜时代的蜥蜴战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七章 阖庐五战(515B.C.-500B.C.)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其祖父因伐莒有功而封得采邑,赐姓孙。18岁那年,孙武风华正茂,齐国发生崔杼、庆封之乱,嘴上刚长出小仁丹胡子的孙武一家也被卷进去了,逃亡到吴国。孙武跋涉1200里,到苏州市郊买了一块稻子地,每天抱着罐子浇水,同时观察蚂蚁打仗,思索晚上的兵书创作。
    孙武虽然没打过仗,但他的爹爹爷爷都是齐国善于作战的将官,因此对于打仗也听说过一二,据说他还长于击剑,最难得的是他善于写文章,笔头子好(跟司马相如一样,他的字也是“长卿”)。
    十亿人太多,一卷书一卷春天足矣。孙武从箱子底翻出姜子牙的《军政》、《军志》、《司马法》,结合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商汤与夏桀的鸣条之战、周武与殷纣的牧野之战、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等等古今战例,把战例经验上升到战略高度地(历史上第一人如此地)写他的十三篇。
    静以修身,简以养德的孙武,在苏州郊外刻苦地实现着自己光明的事业:思考、进步、革命、耕垦、带剑封候或是著书立说。
    暮色四合了,安宁的村子里点缀着淡黄的光,平静如梦的青石道上,偶尔三三两两迟归的人,顶着青笠,匆匆而过……雨耐心得很,屋椽上“的滴的滴”作响。孙武拿起毛笔,在竹简上写下了“道、天、地、将、法”五个字(开宗明义,提出战争五要素。美军海湾战争时期军官必备的《Sun Zi, the Art of War》,把这五要素翻译为:moral, weather, terrain, commander and doctrine)。
    孙武接着写道:将者的素质就是——wisdom, credibility, benevolence, courage and discipline(智、信、仁、勇、严)。
    孙武接着又写:“If one know the place and time of the coming battle, his troop can march a thousand li, and fight on the field(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这是讲战前该准备的事情)。
    The good fighters put themselves beyond the possibility of defeat, and then wait for an opportunity of defeating the enemy.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寻找敌人致命弱点出击。有点儿意思。)
    To subdue the enemy without fighting is the supreme excellence(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哇塞,意思更大了)。
    孙武喜得急忙搓手,“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为了凑字数,孙武继续写道:“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这就是孙武的先胜、全胜思想,用现代话说,不打无准备仗。这都是战前该谋划的。
    按照这个原则,孙武认为“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自然而然得出结论:
    Thus, the best policy in war is to attack the enemy’s strategy, the second best way is to disrupt his alliance through diplomatic means. The next best method is to attack enemy in the field. The worst policy is to attack walled city
    隐隐的有苏州人软语呢喃在说梦话,夜来人声模糊。
    接下来该如何打仗了,孙武写道:“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孙武想了想,一是“任势”,二是“诡道”。
    任势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Thus the energy(势) developed by good fighting men is as the momentum of a round stone rolled down a mountain thousands of feet in height”(善战之人就象转动石头于千仞之岗,砸下来势如破竹)。“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水是最能“任势”的,所以水的力量无往而不克。
    接下来是“诡道”:All warfare is based on deception(兵者,诡道也)。孙武为自己破天荒的观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