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青铜时代的恐龙战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九章 独霸西戎(628 B.C.—620B.C.)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中央命令。
    晋国元老赵衰说:“秦军连年失败,如今愤怒已极,倾其全国兵马来犯,锐气不可阻挡,不如回避,使其稍许得志,平息两国之争。”赵衰又念了几句诗来加强自己的论点。先且居也主张和为贵,避免陷入南、西两线作战的境地。(狐偃有四五年没见发表意见了,估计是得了老年痴呆症,病休,或者已经死了。)
    既然大家的观点一致,于是,晋襄公遂命令晋军向主要关隘收缩,封闭秦军进攻空间,避而不战。(晋襄公这人能力不错,脾气也好,就是命短了点儿,执政合计七年)
    秦人在坚壁清野的晋国转了一圈,看看没人跟他打架,突然想起从前的崤山了。于是从茅津渡渡过黄河,来到南岸崤山,秦穆公在当年的战场为死难将士收殓白骨,堆土树立标记,宰牛杀马,举行祭奠仪式。秦穆公素服,亲自祭奠,将士无不落泪,哀动三军,鸟兽为之凄恻。为了反省自己当年的错误,秦穆公再次面对大军公开检讨,这便是载于《尚书》中的《秦誓》。
    秦穆公班师途中,还有一定的攻击后劲,顺便收复了去冬被晋军强占的江、彭二邑。
    敢于正视自己的过失的秦穆公,无愧为春秋五霸之第四,失败面前,不迁怒于人,也不诿过于天,更没有歇斯底里,而是承认自己的过失,鼓舞斗志,励志图精。秦穆公用人不疑,孟明第三次失败之后,“秦人皆以为怯”,秦穆公力排众议,超乎寻常地信任孟明,让他总领三军及全国行政,公孙枝还主动让位退休。兵法云:“上下同欲者胜”,秦国君臣同仇敌忾,怒冲霄汉,终于令晋国人震恐,关门避其锋芒。《左传》上念了好几句《诗经》上的话,赞扬秦穆公。秦穆公文采也不错,说话也常引用诗经。 
    老秦穆公随后修订了自己的战略,不再去中原抢摊了,而改向西发展。公元前623年(在晋国“扫荡”回来的次一年),秦国西向出兵,以迅雷之速,用不到一年时间,灭掉西戎二十余国,西向开疆一千余里,控制甘肃宁夏,史称“秦穆公遂霸西戎”。终于继齐桓、宋襄、晋文之后,成为威风赫赫的春秋第四霸主,西部大恐龙!
    当然,秦穆公只是西部霸主,秦国东进中原的道路始终被晋人扼住,秦国的影响力始终无法越过崤山以东。毕竟秦国的综合国力不行,发展滞后,基础差,龟缩西隅,威震关中陇右而已。不过,“霸”原本就是指地方霸主,如果是全国的,就叫做“王”了。所谓“独霸一方”嘛。刘备占取西川,当时人在《世说新语》上也号称他为霸,所以,秦穆公列入“五霸”之侪,是没有问题的。
    秦穆公得志于西陲,振动天下,周襄王派卿士召公赐他以金鼓,以示祝贺,标志着他西霸的地位得到官方认可。
    和其他霸主相比,秦穆公是个热心肠的家伙,性格质朴,没有太多弯弯绕。他热心于公益事业,多次襄助晋国,以德报怨,扶立晋惠公、晋怀公、晋文公三代君主,施恩并不图报,只在定立晋国社稷,功莫大焉。
    我们知道,在齐桓公、宋襄公死后,长江流域的楚成王咄咄逼人,眼看有席卷天下之势,黄河中游以北的山西大地上,突然勃兴了一个国家,遏制住楚国北侵的势头。这就是晋国。正是由于秦穆公的长期支持,才促成了晋的勃兴,使得晋国成为抵御南方强楚的中流砥柱。秦穆公于北方之稳定,亦有功焉。
    秦穆公还善于引纳人材,百里奚、蹇叔、公孙枝、孟明、丕豹都是外国人,辅他取灭西戎的智囊由余,也是外国人。秦穆公用人,不囿于本土家族的小圈子。
    最值得一提的,秦穆公文采非常好。他向重耳一行人赋《诗经》多首,侃侃自如,作为一个荒远西陲的人,确实难得。秦穆公平时常引用《诗经》,给士兵开大会的时候,他谈到宽容、嫉妒、诚实这些话题,听者津津有味。总之,秦穆公绝不是个大老粗,他学问很深,是春秋五霸中文采最好的。他讲话引用的“大风有隧,贪人败类”一句,语出《诗经》,意思很奇,现在学者都搞不懂它。
    独霸西陲又两年后(公元前621年),秦穆公死掉。估计是他的继承人为了表孝心,或者如苏东坡所说,是“车家三良”(秦国本地的三名高级知识份子:车奄息、车仲行、车针虎,时人号之“车家三良”)感觉恩主死了,再活着也没意思了,总之,“车家三良”等177人全部给秦穆公作了殉葬。这种开历史倒车的愚蠢做法,即使当时人都感觉不可思议,诗经《黄鸟》中表现了秦国人对车家三良的哀挽。
    秦国本来地处偏僻,民智闭塞,高级知识份子寥寥无几。又这么一殉葬,秦国大触霉头,秦穆公的霸业终于是昙花一现,后来的秦国又寂静无闻于中原了,直到战国时代才二度崛起。(而晋国则一直人才济济,霸业持久不衰。)
    顺便说一句,秦穆公生的女儿都不错,除了嫁给晋国人制造“秦晋之好”成语,最有名的一位爱女就是“弄玉”了。弄玉小姐天生冰清玉洁,对权力和名位都不感冒。她喜欢吹笙,非要嫁一个能与她的笙歌匹敌的郎君。后来,不食人间烟火的华山隐士潇水(对不起,是萧史),吹着箫,把这个美女泡到了手。俩人一起乘着凤凰飞翔而去。这是古代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